5月11日,河北新闻网发布文章《做好“三篇文章” 廊坊全力推进协同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内容指出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既是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加快廊坊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廊坊努力破解通勤壁垒,积极推进北三县和临空经济区检查站外迁和优化设置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京通勤是重要民生问题。5月12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北京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报告特别对环京地区进京通勤特征进行了研究。据统计,环京地区进京通勤者约33万人,占北京通勤总量的3%,主要分布于北三县、廊坊市区、固安、涿州等地,其中,北三县进京通勤者占进京通勤总量的43.3%,接近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京地区进京通勤方向比较集中,呈现点对点通勤特征,北三县通勤者目的地主要为CBD和望京,廊坊城区通勤者目的地主要为亦庄,固安通勤者目的地主要是丰台科技园。大兴机场对北京的通勤者呈现反向吸引。

此外,环京地区进京的平均通勤距离约43公里,通勤时耗普遍较长,一般在1.5-2小时,进京通勤规模最庞大的北三县平均通勤距离约36.3公里,通勤时耗约1小时47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京地区进京通勤者主要出行廊道包括通燕—京通走廊、京沪走廊、京津走廊、京哈走廊、京平走廊、京开走廊、京港澳走廊、武兴路—6号线走廊、京台走廊9条,其中通燕—京通走廊承担的进京通勤压力最为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三县进京通勤的人员中,大部分以乘坐公交车为主,为了方便北三县居民快速通勤,今年北京公交集团将进一步为北三县居民跨省通勤提速,进一步提高北三县地区与城市副中心连接,提高运力投入、加快车辆周转、缩短发车间隔,延长外埠线路营业时间,提升“北三县”的时空覆盖。

其中,优先将816路调整至地铁潞城站;综合现阶段外埠线路在G102及通燕“多重复”的情况予以进一步优化及分流;围绕“科创燕郊、智造三河、商务大厂、文旅香河”的产业链协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外埠线路“区间快车”的投入,缩短乘客通勤时间;以提高公交服务为出发点,延长外埠线路的营业时间,以此提升“北三县”的时空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在持续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围绕“进城要畅”构建从副中心到城市核心城区国贸的快速大通道。以“双快、双辅(京通快速路和广渠路的主路、辅路)”为依托,以“提周转、降低效”为原则,综合入驻国贸地区线路布设,以804路、806路、807路等多条“京通快速路”重合线路为基础,完成区域内整合、缩减重合线路,减少低效公里产生的同时,提高线路运送速度,提升城市副中心整体运营服务质量。

对于北三县人来说,无论进京交通设施如何改善、进京通勤服务水平如何提升,最渴望的依然是检查站问题从根源上得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