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源。分析这些疾病的症状,都能找到寒气的影子;祛除了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温煦不够,就不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因而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打寒颤。活动力不足,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表现出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等病症。

总之,所有伴有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症状的疾病,都可能是寒气引起的。寒气有以下几个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凝滞: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造成水液运行障碍:寒气会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楚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具有收引的特性: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外表的筋脉收缩,表现为大小腿转筋、静脉曲张;冠状动脉收缩,则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细小的血管收缩,可引起冠脉症候群或者中风。

不仅如此,许多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脂肪肝、肩周炎、肿瘤、风湿、类风湿等,大多数都与寒气有关。所以,趁三伏天抓紧时间排寒。

头部受寒: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阳经都交汇于头部,头部受寒会出现头皮发紧,头会冷痛,而且特别怕冷风吹。这个时候中药川芎就派上用场了,川芎辛温可以发散头部的风寒,又是血中气药,可以上行头面,化头部的瘀血。所以川芎治头痛当仁不让。如果受寒久了会有瘀血,可以加点丹参。

脖子肩膀受寒:颈部是人体的“要塞”,夏天天天吹空调,尤其是温度经常开到26度以下,很容易造成寒邪入侵,出现肩周炎颈椎病,脖子僵硬,转动不灵活,怕冷风,严重的受点凉胳膊都抬不起来。这个时候中药葛根就派上用场了,葛根是专门缓解项背肌肉紧张僵硬的。

胃部、腹部受寒:会胃胀胃痛,尤其是吃点凉的就胃痛,严重的人吹一阵冷风也会胃痛,吃啥拉啥,尤其是寒凉的食物症状会更严重。这是脾胃虚寒了,这个可以用姜枣茶,严重的可以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小腹受寒:这个问题女人比较经常出现,尤其是现在天热经常吃冷饮,小腹受寒会腹泻、痛经、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总想小便,去了却没有多少,反反复复跑厕所。平时可以艾灸我们的肚脐神阙穴,或者是用中成药艾附暖宫丸。腰部受寒:

腰为肾之府,腰部温暖有助于潜藏肾阳,使阳气内守,温暖全身,腰部一旦受寒,轻则引起腰膝酸痛睡一觉起来腰部僵硬僵硬的,这都是寒湿下沉腰部所致。严重的除了腰疼,畏寒怕冷、小便不利,甚至男性阳痿早泄,这个时候可以用杜仲和怀牛膝来温补肾阳、强壮腰膝。

膝盖受寒:膝盖是非常薄弱的地方,没有肉,只有一层皮,寒邪最容易入侵,而且关节这个地方比较隐蔽,寒邪入侵后躲在里面不容易出来。膝盖受寒会得关节炎,我见过很多人夏天不敢吹空调,冷一点就开始膝盖疼,凉疼凉疼的,还有很多人刚天冷一点就受不了,就赶紧把秋裤穿上,碰到这种情况,中成药独活寄生丸可以养血舒筋,祛风除湿,对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有很好的作用。

脚踝受寒:寒从脚底起,脚踝受寒影响全身,会得骨刺,脚后跟疼痛。中老年人脚后跟骨质增生的人很多,一方面是正气不足了,另外一方面受寒了,可以用化铁丸泡脚。另外脚踝分布大量的经络和重要穴位,比如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有一个大穴位叫作太溪。这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仔细摸能够感觉到动脉搏动,肾气虚的人脚腕冰凉,此处没有脉动。另外比如和太溪对应的,或者说扎针从太溪穿过去,就到了外踝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这个穴叫作昆仑,属于足太阳膀胱经。遗精、手淫、房劳过度和堕胎过多的人,这里的筋肉都比较薄弱、虚冷。反之,肾精足的人这里的筋肉都比较厚实。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脚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天趁着人体开泄的大势,帮助身体排陈寒,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方面。等到外界环境变冷,人体收敛封藏,今年的排毒机会就错过了。

吸纳太阳能量—晒太阳:夏天万物疯长,靠的就是吸收太阳的能量,存在身体里好过冬。常晒太阳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更健康,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中枢神经等。晒太阳还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晒太阳晒太阳帮助人体生成维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形成,可防治骨质疏松。白天晒太阳,可调节人体生物节奏,有助于夜间睡眠。

晒太阳时间有讲究:以上午9时~10时和下午4时~5时这两个时间段为宜。每天晒半小时左右就可以。

晒太阳部位有讲究:可根据个人的情况,晒头顶、晒后背、晒手脚。直接晒后背,排寒效果佳。人的背部从头到脚,是人体最长的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乃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

Tips:注意一定要穿戴防晒衣物将有痣的部位遮盖起来。注意最好将皮肤暴露在外与阳光接触,不穿黑衣服,摘掉帽子和手套,不要隔着玻璃窗。

该出汗时就出汗:夏日炎热,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汗还能将侵入肌肤身体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出汗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它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如果总是在空调房里面,该出的汗没有出,就错失了夏天排毒的好机会。适当运动,也是出汗的健康方式。

Tips:如果出汗过多,可能有些气虚,可以用食疗补气,比如黄芪粥、山药粥、西洋参等。对于汗出不止,或不出汗的情况,可以考虑用“玉屏风散颗粒”调理(咨询专业人士)。

内用温热:夏天常吃生冷,包括瓜果蔬菜,或者贪凉吃冷饮,都会造成脾胃的寒凉。还有些朋友本身就有脾胃虚寒的问题,夏天可以服食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比如喝姜茶。一方面可驱胃寒,另一方面也可以助发散,将体内寒向体表发散。后面会给大家一些推荐一些食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除表寒:表寒,如果表现为后背寒,可能是膀胱经有瘀阻,也可能是肺有寒。膀胱经瘀阻可以通过在阻滞处拔罐、后背撞树等方法来打通。肺寒可以通过取嚏法、或在大椎、肺俞穴等处拔罐。外寒内热的人,被形象的称为“冰包火”,趁着夏天去除外面的“冰”,体内的郁火会随之消失。

整体寒用艾灸:整体寒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阳虚体质,除了上述四种方法,用艾灸直接补阳气,是体寒火力不足者的良方。可常灸关元、中脘、足三里、身柱等保健穴位,或根据具体情况配穴。艾灸中用到的艾条,艾绒,艾灸盒等,都很方便得到。可以去专业理疗机构调理,自己在家用随身灸,也很方便。

申明:本文内容只作为分享知识之用,版权归原平台及作者所有。其观点不能取代正统医学,若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征询专业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