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我们提出了“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业内经典分析框架。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中国的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已经到来!都市圈、城市群发挥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作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

根据我们的《》、《》等研究报告,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重点。2022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89个位于19大城市群,68个位于3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

当前中国有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3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合肥、成都、杭州等11个2000-3000万人大都市圈,有西安、宁波等13个1000-2000万人大都市圈。中国34个大都市圈以全国18.6%的土地集聚约6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78%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流入。本文进一步对3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进行分类,并对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逐次分析。

摘要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化的中间阶段。例如,广东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3个都市圈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小城市受益。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政策协同。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都市圈均吸引人口持续流入,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34个1000万人以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持续流入,2021年常住人口合计占比63%,经济总量占比78%,经济-人口比值为1.24,人口仍有流入倾向。

2022年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是苏锡常、杭州、南京、成都、合肥、长株潭等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2021年上海都市圈以12.6万亿元GDP一骑绝尘,深圳、广州、苏锡常等都市圈紧随其后,GDP在3-4万亿之间。深圳、上海、广州都市圈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为180万、152万、145万人,除上海都市圈外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上海、北京都市圈产业创新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41.9%、29.8%。

No.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1)上海大都市圈2021年GDP达12.6万亿元,占长三角城市群的54.5%,圈内已有5座GDP超万亿的城市。2)从“一核五圈四带”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把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大半区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兴、湖州均收入囊中。3)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产业链最完备、产业创新最突出的区域,上海与周边城市产业互补性很强。

No.2 深圳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1)深圳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是年轻人的创业天堂,也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硬核”之一,与广州都市圈形成“双足鼎立”发展格局。2)深圳都市圈已经从深圳向莞惠单向梯次转移发展为区域内产业融合发展、外溢与回流并存,目前深莞产业融合明显。3)深圳是经济人口大市、土地面积小市,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

No.3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2)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通州区加快与北三县产业联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3)环京地区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

No.4 广州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1)从广佛同城到广佛肇都市圈,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2)广州都市圈是华南地区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佛两地分别聚焦“IAB+NEM”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3)广州都市圈需要加强核心区域竞争力,通过强化内核来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形成多极联动。

No.5 苏锡常都市圈:长三角地区的连接“桥梁”,制造业强区推进长三一体化。1)目前苏锡常是国内二级城市圈中经济实力第二强的都市圈,苏锡常三市皆非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或沿海城市,抱团发展显得更加重要。2)苏锡常一体化不仅为达到“1+1+1>3”的目标,还在于做好上海、南京都市圈间的“桥梁”,核心目的在于以苏锡常的一体化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3)苏锡常地区工业高度发达,苏州坐实了“全球工业大市”位置,无锡则是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的新高地,常州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建树领先全国。

No.6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后二绕加速同城化发展。1)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2)2020年,杭州都市圈全面进入“后二绕”时代,以杭州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为纽带,串联德清、安吉等区县市,构成千万级人口规模、功能联系紧密的同城化城镇发展环。3)杭嘉湖绍四市产业协同程度高,嘉兴的海宁、桐乡,绍兴的柯桥、诸暨等县市均与杭州产业密切融合,同时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和“1小时交通圈”。

No.7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首个跨省都市圈惠及皖东四城。1)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2021年GDP1.6万亿元;扬州、镇江、淮安、芜湖均在4000-7000亿元,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均在4000亿元以下,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南京都市圈是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共同构建“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

No.8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1)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强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占都市圈的79%,GDP占79.6%。2)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未来有望与成都同城化发展。德阳、眉山、资阳、雅安2021年城镇化率均在42%-57%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64.7%,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较大。3)成都都市圈城市间产业协同互补性有待提升,巴蜀文化底蕴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No.9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沿江崛起,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紧密相邻。1)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头良好,是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三市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2)长株潭三市均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深厚,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No.10 武汉都市圈:“圈子”缩小更务实,产业链向外延伸。1)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2)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3)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

目录

1都市圈时代来临:2022年中国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

1.1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的“硬核”

1.2 都市圈以同城化为方向,旨在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1.3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

1.4 2022年大都市圈排名: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

1.5 都市圈分类:成熟型优化功能布局,发育型加强一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

2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

2.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

2.2 深圳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

2.3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

2.4 广州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

2.5 苏锡常都市圈:长三角地区的链接“桥梁”,制造业强区推进长三一体化

2.6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后二绕加速同城化发展

2.7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首个跨省都市圈惠及皖东四城

2.8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

2.9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沿江崛起,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紧密相邻

2.10 武汉都市圈:“缩圈”蓄力,产业链向外延伸

正文

1都市圈时代来临:2022年中国大都市圈发展潜力排名

1.1 从城镇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的“硬核”

城市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培育都市圈是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从城镇化到城市群化,其中都市圈为中间阶段。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成熟城市群由若干分工较为明确、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大中小城市连绵而成,且均以一个或几个大都市圈为“硬核”,例如纽约都市圈、芝加哥都市圈、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伦敦都市圈以及巴黎都市圈等。

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成为国家推进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特大城市要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标志着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并提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现代化都市圈”被政策频繁提及。

1.2 都市圈以同城化为方向,旨在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都市圈建设以同城化为方向,打造1小时通勤圈,圈内中小城市受益。《意见》指出,都市圈以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将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圈建设,密切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镇)的功能联系。圈内中小城市将受益中心城市产业和人口外溢,同城化提速。其中,交通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前提,要求加快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大力发展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需注意的是,1小时通勤圈以轨道交通等为出行工具、半径最大约50-70公里,这与以高铁为出行工具、半径可达300公里的1小时交通圈不同。《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都市圈科学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统筹利用既有线与新线发展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摸排打通国家公路和省级公路“瓶颈路”,打造1小时通勤圈。

都市圈将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政策协同。《意见》要求加快推动中心城市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经济密度、增强高端服务功能,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中小城市土地、人力等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协同需要统一开放市场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制度保障。《意见》指出,放开放宽除北京、上海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有望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公共服务方面,将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加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政策协同方面,将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中心城市供地指标有望增加,都市圈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强化协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合作共建。鼓励有条件的都市圈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探索推进土地、人口等统一管理。

1.3 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大都市圈集聚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一般经历两阶段:从城镇化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化城市群化。国际经验表明人口长期向大都市区集聚,直到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附近并维持动态平衡。美国人口长期向大都市区集聚,1950-2019年美国500万人以上都市区人口比重从12.2%增至24.7%,2019年美国5-25万、25-100万、100-500万、500万人以上都会区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0.8、0.8、1.1、1.2,人口向大都市区集聚趋势明显;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并且表现为从“三极”集聚向东京圈“一极”集聚,1974-2018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人口净迁入量分别为400.5、-92.7、8.7万人。2018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经济份额占比分别较1970年变化4.4、-3.8、0.6个百分点,人口份额占比变化5.6、-0.5、0.6个百分点,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1.17、0.9、1.15。

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未来大都市圈人口占比仍将继续提升。中国34个1000万人以上大都市圈人口总体持续流入,2021年常住人口合计占比62.8%,经济总量占比77.6%,经济-人口比值为1.24,人口仍有流入倾向。在3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中,苏锡常、上海、北京等3个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大于2;南京、杭州、厦漳泉、宁波、深圳等5个都市圈介于1.5-2.0之间;长株潭、广州、福州、青岛等14个都市圈介于1-1.5之间;昆明、长吉、南昌等12个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小于1,且部分都市圈经济-人口比值较低与划分范围过大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 2022年大都市圈排名: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

我们在《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22》中指出,2022年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是苏锡常、杭州、南京、成都、合肥、长株潭等都市圈(部分地区数据有更新)。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都市圈范围有重叠,比如上海都市圈与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均有重叠;部分都市圈县级单位数据缺失较多,用地级市全域近似替代,如天津、石家庄、哈尔滨都市圈范围分别用各自全市替代,济南、青岛、南昌等都市圈范围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后与规划略有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京都市圈经济规模居前、产业创新实力领先。从经济规模看,2021年上海都市圈以12.6万亿元GDP一骑绝尘,深圳、广州、苏锡常、南京、北京、杭州、青岛都市圈紧随其后,GDP在3-4万亿之间。从产业创新看,上海、北京、深圳都市圈占据绝对优势,A+H股上市公司数和专利授权量合计分别占全国41.9%、29.8%。杭州、广州、苏锡常都市圈亦优势明显,A+H股上市公司数、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均分别在4%、5%以内。

深圳、上海、广州、成都都市圈近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均超过百万,除上海都市圈外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近五年,深圳、上海、广州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分别为180万、152万、145万人,其中深圳、广州年均增量分别为123万、103万,贡献都市圈内部大部分人口增量,上海市由于控人口,年均增长仅14万人,其余人口增量主要由苏州、宁波贡献。成都、杭州、郑州、苏锡常、西岸都市圈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均超过60万人,年均增量靠前。而哈尔滨、汕潮揭、沈阳、南昌、湛茂都市圈人口负增长,主要由于核心城市吸引力不足,没有对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形成带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 都市圈分类:成熟型优化功能布局,发育型加强一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

根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以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将3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分为成熟型、发育型、起步型三类。成熟型都市圈2020年GDP均在3万亿元以上,A+H股上市公司数均在200家以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在1.5万件以上,且都市圈内部分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差距相对较小、且近年呈持续缩小态势。发育型都市圈2020年GDP多在1.5万亿以上,但多数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尚处于虹吸阶段,中心城市与几乎所有周边城市的人均GDP差距都在扩大。起步型都市圈2020年GDP在1.5万亿元以下,产业创新指标也在大都市圈中排名相对靠后。根据上述标准,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苏锡常等6个都市圈为成熟型;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16个都市圈为发育型;沈阳、昆明等12个都市圈为起步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熟型优化功能布局,发育型加强一体化建设,起步型增强经济实力。第一,成熟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多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且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差距持续明显缩小,应优化功能布局。该类都市圈均位于经济率先发展的出口基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圈内周边城市均受益于中心城市制造业产业链的外溢,起步较早、经济发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各大都市圈已经连绵成片,不少都市圈区域相互重叠,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初具雏形。比如,上海、苏锡常、杭州、南京、宁波、合肥都市圈组成了长三角连绵区;广州、深圳、珠西、汕潮揭、湛茂组成珠三角连绵区。成熟型都市圈应优化功能布局,重视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与产业的疏解,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在治疗“大城市病”的同时建设各功能组团有序分工、紧密协调的大都市圈。第二,发育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尚不足,应重点加强一体化建设。发育型都市圈尽管经济基础和发展势头较好,但周边城市尚未缩小与中心城市发展差距。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发育型都市圈有望向成熟型都市圈过渡。该类都市圈应重点加强圈内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城市间交通一体化网络,打破阻碍同城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同时避免中心城市的功能过度集中。起步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应重点增强整体经济实力。第三,起步型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尚不足以影响稍远的周边地区,经济上较为孤立。起步型都市圈应重点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短板。当区域经济实力和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能力提升后,起步型都市圈有望转变成发育型都市圈。

2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

2.1 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强核”,辐射周边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2021年GDP达12.6万亿元,占长三角城市群的54.5%,圈内已有5座GDP超万亿的城市。“上海2035”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在内的“1+8”城市,跨越两省一市,陆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7794万人,分别占长三角的15%和34%左右;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百万人,上海贡献不到1/10,苏州和宁波合计贡献度近50%。上海大都市圈经济规模在全国都市圈中首屈一指,2021年GDP达12.6万亿,占长三角城市群的54.5%,其中经济强市林立,GDP超万亿的城市就有沪苏甬通锡5个。2016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即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五圈”即促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个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根据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政府联合印发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上海大都市圈未来将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新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产业链最完备、产业创新最突出的区域,上海与周边城市产业互补性很强。上海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而周边城市均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按照“研发在沪、生产在外”的思路,制造生产环节在周边城市的产业梯度分工格局已经形成,同时圈内城市在承接产业中不断升级产业,实现产业“再造” 共同分享价值红利。苏州高新区正加快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一圈一带”;南通积极承接上海产业转移,选择跨江发展,拓展自身产业链;宁波聚焦自由贸易港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利用比较优势与上海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错位发展;常州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培育一批优秀新能源企业,将积极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

上海大都市圈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资源差距大的问题。第一,上海都市圈老龄化较严重,劳动人口年龄占比相对较低,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6.5%,低于北京的67.3%、广州的69.5%、深圳的75.1%。其中,由于南通的居民寿命较长,老年人基数多,所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都市圈内最低,仅59%。第二,上海大都市圈是国内仅有的跨三个省份的都市圈,区域协同方面困难较多、压力较大。在教育资源方面,上海高校数量最多,占都市圈总量的43%,而湖州教育资源缺乏,高校总量不及上海的5%。在医疗资源方面,上海执业医师资格数量占都市圈总量的34%,湖州、舟山相对较少。近年上海都市圈通过推动教育协同多层次发展、构建养老一体化平台、实施医保异地结算等手段,促进跨区优质资源协同和共享,但仍受跨省统筹难度大、财税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 深圳都市圈: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经济大市、土地小市

深圳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是年轻人的创业天堂,也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硬核”之一,与广州都市圈形成“双足鼎立”发展格局。深圳都市圈的建设经历了扩圈到缩圈的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深莞惠三市率先推广一体化发展;2014年,新增汕尾、河源;2020年深圳发改委明确将两市加入深圳都市圈规划范围,共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2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将深圳都市圈缩小为深莞惠三市,构成“一主两副”发展格局。2021年深圳都市圈GDP约4.6万亿,占广东省的37.4%;常住人口3428万人,占广东省的27%。深圳都市圈人口结构全国最年轻,产业创新实力排名全国前三,比肩京沪,是年轻移民的创业天堂。深圳都市圈拥有A+H股上市公司近500家,数量仅低于上海都市圈。七普数据显示,深圳都市圈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77.8%,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百万,为都市圈最高,其中深圳、东莞、惠州分别贡献64%、23%、13%。《指引》提出推动建设广州、深圳、珠西、汕潮揭和湛茂5个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2021年经济总量合计占广东省的73%,形成“双足鼎立”发展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都市圈已经从深圳向莞惠单向梯次转移发展为区域内产业融合发展、外溢与回流并存,目前深莞产业融合明显。在深圳都市圈发展初期,深圳从“三来一补”的制造工厂升级成为创新创意之都,向东莞、惠州等地梯次转移产业。与此同时,部分在东莞、惠州发展壮大的企业向深圳核心区回流、寻找合作机遇,形成了都市圈内部产业外溢与内流并存的格局。东莞因其紧贴深圳、连接广深的区位优势在制造业承接上占得先机,接受了深圳大量的创新生产环节外溢,形成了45度产业高度协作区。东莞临深片区的力合双清创新基地接收超80%的深圳企业入驻,东莞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创新产业的重要载体,华为、大疆、蓝思科技等知名深圳企业纷纷转移而来。惠州的产业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石化产业为主,与东莞在产业层次上有一定差距,但产业升级将受益于深圳产业布局东进。

深圳是经济人口大市、土地面积小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可能性长期存在,但受制于广东省发展大局,跨区协调发展成趋势,深莞核心区将引领都市圈发展。深圳全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的1/8、1/3、1/4;全市平均人口密度8852人/平方公里,全国第一,可开发土地空间已几乎达上限。坊间一度流传深圳携东莞、惠州成立直辖市的说法,但考虑到对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影响,可能性极小。东莞划归深圳则是比深圳直辖可能性稍大的一种方案,但受制于全省发展规划,两市目前以都市圈内核心区的形式推动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催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缓解空间拓展压力。根据最新的都市圈规划,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发展区域包括深圳和东莞两市,2021年两市GDP合计高达4.2万亿,超越北京、比肩上海,且近年经济增速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 北京都市圈:从单中心到疏解非首都功能,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摊大饼式单中心辐射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北京都市圈尚无明确的文件和规划。若以1小时通勤圈为标准,北京都市圈包含北京市大部分区域以及北京以东、以南方向的廊坊北三县、固安、廊坊市区、涿州、武清等地。距离北京中心城区更远的天津、唐山、保定、雄安新区等则属于京津冀城市群范畴。北三县划归北京的传言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便一直存在,但多次被证伪,未来跨区协调发展将成为代替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手段。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北三县与通州区“四统一”的规划,区域一体化发展向前迈进一步。北京都市圈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在2700万以上,GDP约4万亿,其中北京GDP突破4万亿元,仅低于上海;而环京地区仅为北京的零头,2021年廊坊市GDP为3553亿元。近年由于北京严控人口、疏解产业,周边区域承接一部分人口转移,近五年北京常住人口几乎0增长,廊坊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约18万人。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北京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疏解核心功能区和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以及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等多个重点疏解承接新城,构造城市西部、北部的生态涵养区,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参考这一规划,我们可以将北京都市圈大致划分为梯度辐射的三个圈层:一是中心城六区,疏解非首都功能;二是城市副中心及城市发展新区多个新城,坚持集约发展,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及新增首都功能,辐射带动北京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三是生态涵养区及北京以东、以南的环京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域内集聚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通州区加快与北三县产业联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以亦庄、顺义为重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以8所985院校、18所211院校为代表的高校科教资源形成了全国最优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系统。北京还聚集了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汇集中国约580家A+H股上市公司。随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北京部分产业向北三县等周边地区转移,加强区域间合作,2019年以来,北京市与北三县连续4年举办项目推介会,累计签约项目超160个。

环京地区承接产业不足、通勤效率低下需补短板。廊坊全市仅拥有A+H股上市公司8家、发明专利授权量649件,仅占北京的1%左右,北京产业向环京地区溢出不足与资源配置的行政壁垒有一定关系;此外,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北京并非制造业基地,产业链较短,溢出效应较弱;北京市行政区划面积达1.64万平方公里,远大于广州、上海、深圳的7434、6339、1997平方公里,这也导致中心城区产业较少溢出至市域范围外。不过,环京地区近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固安、永清打造“北京CED固安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再造“新亦庄”;京南环京地区还将受益于围绕北京新机场发展的空港产业链以及未来雄安新区的产业溢出。北三县也开始受益于与通州融合发展,北京已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动产业向北三县转移。近年北三县承接产业延伸,在此基础上已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73家。

2.4 广州都市圈:大湾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

从广佛同城到广佛肇都市圈,广佛同城已基本实现,广佛两市经济总量比肩深莞。广州和佛山城区紧靠,历史人文相亲,在明清两代均属广州府管辖范围。广佛同城化的概念于2003年首次提出,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让广佛同城化进入实质性阶段,2009年两市即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同年,广佛肇都市圈的概念由广佛同城催生,3市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广佛肇”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先后提出推动清远、云浮、韶关加快融入“广佛肇”经济圈,开拓“3+3”经济圈合作发展。2022年《指引》中指出广州都市圈仅包括广州、佛山两市的全域,以及肇庆和清远的市辖区,空间规划更完善。

交通方面,广佛两市地铁互联成为跨城市轨道交通互联的典范,《指引》指出加快落实广佛地铁18条衔接通道,优先推进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广州28号线)、佛山11号线的建设,交通一体化快速发展催生大量跨城通勤需求,根据广州自规局发布的《2021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广佛两市间出行量174万次,高于深莞的128万次,同城联系更紧密。

经济方面,2021年广州都市圈GDP约4.5万亿,占广东省的36%,比肩深圳都市圈,其中广州+佛山GDP合计4万亿,与深圳+东莞相当,广州略低于深圳,而佛山高于东莞,均跻身万亿俱乐部。

人口方面,2021年广州都市圈常住人口约3652万人,占广东省的29%,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百万,仅低于深圳、上海都市圈,其中广州、佛山贡献了超9成增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都市圈是华南地区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佛两地分别聚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肇庆承接广佛产业转移。广州未来以“IAB+NEM”等创新产业为主导方向,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佛山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家电、家具、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和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汽车等现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基础雄厚,将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开拓金融后台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肇庆以资源型加工工业为传统优势产业,休闲旅游及农业资源丰富,目前以大旺高新区、怀集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等载体积极承接广佛产业转移,打造与广佛产业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

广州都市圈需要加强核心区域竞争力,通过强化内核来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形成多极联动。2022年《指引》中指出构建以广州中心区为主核、佛山中心区为副核的广佛核心区,打造多中心的都市圈内圈层,2021年广佛GDP约4万亿,略低于深莞,主核广州经济总量低于深圳,受制于创新能力较弱、金融业发展不足的问题,都市圈主核的经济增长仍受限制,未来将依托广佛同城、一主一副的发展格局,实现1+1>2的增长速度,从而辐射周边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 苏锡常都市圈:长三角地区的连接“桥梁”,制造业强区推进长三一体化

苏锡常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共汲太湖之水衍生了细腻清新的吴文化。目前苏锡常圈是国内二级城市圈中经济实力第二强的都市圈,苏锡常面积有15056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2568万。苏锡常处于距上海200公里的上海大都市圈圈层范围内,其快速发展受益于上海的直接影响。一方面,苏锡常一体化是各自城市发展的求变求新,另一方面,也是围绕上海这个强劲发展极,放大其经济溢出效应,作为经济腹地,在承担上海功能扩散及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成长为独立完整的强劲增长区域,逐渐达到以上海为中心、与上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苏锡常三市皆非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或沿海城市,因此抱团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从经济实力看,2021年苏州GDP总量居全国第6、地级市之首,人均GDP全国第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次于北上深。人口方面,苏州是省内唯一人口破千万的城市,近十年人口比重、增量、增速稳居第一。在江苏省内,相比于2021年苏州市GDP2.3万亿,南京、无锡、南通GDP分别为1.6、1.4、1.1万亿。而常州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808亿元,增速9.1%,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常州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有希望冲击“万亿俱乐部”,成为江苏的第五座“万亿之城”。

苏锡常一体化不仅为达到“1+1+1>3”的目标,还在于做好上海、南京都市圈间的“桥梁”,核心目的在于以苏锡常的一体化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苏南模式”,苏锡常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被赞为改革开放样本地区。2002年,国务院批复《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首次提出“苏锡常都市圈”。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苏锡常都市圈全面强化与上海的功能对接与互动,加快推进沪苏通、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等。2019年,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2020年4月,苏锡常三市在金鸡湖畔召开了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峰会,签署了《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以局部一体化支撑和助推长三角一体化,携手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大都市区。2022年,江苏省发改委正式印发《苏锡常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国家明确部署了合力打造苏锡常一体化高质量示范区的六大领域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就有“苏常熟天下足”,苏常地区长期是中国非常繁荣的地区,当前苏锡常地区仍然是中国经济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2021年工信部公示了第一、二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全国25个集群入围,其中江苏占据六席,苏州、无锡、常州各占一席。

1)苏州坐实了“全球工业大市”位置。2021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了4万亿元的新台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晋级万亿级,与上海、深圳共同位列全国三大工业城市之一。苏州自古代、近代形成了丝绸、棉纺织两大产业为代表的深厚的制造业积淀,叠加近年上海制造业占比下降,苏州凭借区位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成为主要承接者。并在近年来由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5%。恒力、沙钢等知名企业总部均位于苏州,且苏州的外资、民营、台商企业均高度活跃。

2)无锡则是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的新高地。2021年,无锡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10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销售收入1246.6亿元,占全省45.2%,产业链规模全省第一、全国第二,拥有A股上市公司11家,有实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3)常州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建树领先全国。常州新汽车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超过400亿美元,汽车独角兽企业估值总金额位列第二,数量上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常州工业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拥有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智能装备、新型材料、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培育已成气候。常州新能源车企呈现多点开花、链式发展的特征,目前已形成整车、动力电池等配套齐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常州市现拥有以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汽车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均在常州新增项目布局。仅金坛区,拥有产业链生产企业超110家,产值接近千亿元规模。2021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幅超过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6 杭州都市圈: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后二绕加速同城化发展

杭州都市圈杭嘉湖绍四市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经济领先,新成员衢州、黄山有望承接相关产业。杭州都市圈包含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衢州、黄山6市,面积5.35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2988万,GDP3.77万亿元。在长三角地区近年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杭州都市圈人口再集聚明显,2010-2015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仅10.6万人,2015-2018年年均增长升至39.4万人,2018-2021年年均增长47.5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由中心城市杭州贡献。2021年杭州GDP达1.8万亿元,相当于绍嘉湖衢四市总和,是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天堂。2021年杭州民营经济增加值首破万亿,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1.3%,对GDP贡献大,且民间投资在重大投资项目中超九成。在“2021浙江民营企业就业100强榜单”中,杭州有28家企业上榜。2021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占GDP的27%,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海康威视等企业是典型代表,盒马鲜生、网易严选等新零售新业态蓬勃发展。

2020年杭州都市圈全面进入“后二绕”时代。杭州都市圈于2007年启动建设,最初包含杭州、嘉兴、湖州、绍兴4市;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杭州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杭州都市圈位列“五圈”之一;2020年《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通过,杭州都市圈即将进入“后二绕”时代。2020年《杭州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20-2035)》发布,提出加快建成都市圈城际铁路一期,谋划嘉湖城际、杭海城际延伸等项目。并计划杭绍城际线延伸至杭州东站、利用浙赣线开通杭诸城际,形成“一小时通勤圈”。目前,杭嘉湖绍四市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线”目标。高铁方面,杭州与嘉湖绍市区已实现“半小时高铁圈”,德清、桐乡等地到达杭州市区时间仅为15分钟,通勤高铁“西施号”在杭州东站与诸暨之间的运行时间约为25分钟。杭衢高铁计划于2022年建成,届时从衢州40分钟可达杭州西站,90分钟可达上海。高速方面,2020年12月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杭州二绕)、千黄高速浙江淳安段、临金高速建德至金华段通车,标志着全省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杭州都市圈全面进入‘后二绕’时代,以杭州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为纽带,串联德清、安吉等区县市,构成千万级人口规模、功能联系紧密的同城化城镇发展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嘉湖绍四市产业协同程度高,嘉兴的海宁、桐乡,绍兴的柯桥、诸暨等县市均与杭州产业密切融合。毗邻杭州下沙经开区的海宁高新区有70%的企业是由杭州迁入,包括娃哈哈、西子重工等杭企;德清有约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30%以上的高端人才、60%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来自杭州。受益于杭州电子商务中心地位及2015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湖州、嘉兴、绍兴等地传统外贸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新空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均居浙江前列。都市圈新成员衢州、黄山2021年GDP分别仅为1875、957亿元,比杭嘉湖绍四市中最小的湖州也相去甚远。衢州、黄山融入都市圈后产业转移承接和项目对接正在大大加强。黄山将立足长三角生态屏障、徽文化等优势实施文旅一体化战略,开展大数据资源富矿区建设;衢州则立足“四省通衢”区位及国家公园试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等产业,打造钱塘江源头大花园、智慧产业新高地。

杭州都市圈东面发展空间不足,西进扩大经济腹地。上海大都市圈横空出世后,杭州都市圈不再独享嘉兴与湖州,东面发展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南面的金华又自成金义都市圈。事实上,嘉兴的嘉善、平湖等近沪区域历史上和上海关系更密切;杭州东距上海也仅165公里,不具备南京远离上海的区位优势。因此,杭州都市圈选择西进。2018年杭州都市圈在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扩容,衢州、黄山正式加入。此番扩容填补了经济腹地不足的短板,打通长三角金南翼西进通道,利用西南方向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建设杭州都市圈的产业转移承接、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首个跨省都市圈惠及皖东四城

南京都市圈经济东强西弱,南京引领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都市圈包括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淮安4市及安徽省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4市,面积6.5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3529万,GDP4.67万亿元。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也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都市圈内江苏4市GDP明显高于安徽4市,经济实力东强西弱。以南京为中心、沿江和京沪两大通道为主干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科创优势突出,普通高等院校达到100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增加,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及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苏南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优势明显。南京跨省级行政区区域治理新模式,为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南京都市圈是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安徽东部城市受益于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共同构建“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2002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开始组建我国第一个跨省都市圈。2013年8月,南京都市圈第一届党政联席会议召开,成立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发布《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2021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一极”,宁镇扬和宁马滁两个同城化片区为“两区”,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打破行政壁垒,强化基础设施、创新创业、产业体系等领域的同城共建,以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的沪宁合、沿江、宁淮宣、宁杭滁四条发展带为“四带”,至2035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产业看,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家重要科教基地,传统和新兴产业门类齐全,服务业占比超60%。而扬州、镇江、淮安、芜湖均是全国或区域重要制造业基地,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马鞍山、滁州、宣城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结合自身资源打造旅游或农业基地。8市共同构成产业链从高到低三级梯队。南京整合都市圈创新资源,推动与扬州新兴科创名城、淮安智慧谷、滁州高教科创城、宣城宛陵科创城等平台机构协同创新;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通过总部—生产基地、产业链合作、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种形式与周边城市共建产业园区。预计至2035年南京都市圈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航运物流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前瞻性布局,与公路、机场、港口群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2019年2月南京市政府发布《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促进“四铁融合”,实现南京都市圈城市全部通行高铁或城际铁路,实现圈内主要城市半小时高铁通达。九条S系列城际轨道向四面八方发散,加强与周边所有城市的联系,并将延伸至马鞍山等周边地区。2021年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443公里,仅次于北上广,居全国第4;轨道交通网络遍及市域内全部11个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部区县开通地铁的城市。从南京到马鞍山、滁州的高铁最短运行时间均在20分钟以内,催生“跨省上班族”;南京到芜湖也仅需半个多小时。南京多条城际轨道建设接近安徽地界,如S3、S8、S9号线,极大方便跨省人员通勤;S4号线建成后将把南京江北新区到滁州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此外,南京都市圈的优势之一是多数城市都有沿江港口,将加快宁镇扬组合港、芜马组合港、宣州综合码头、定埠港建设,形成联动协作的都市圈现代化港口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 成都都市圈:少不入川的天府之国,成都人口经济集聚度高,周边地区城镇化率较低、空间大

成都尚处于做大做强吸聚周边资源阶段,人口经济集聚度高。成都都市圈以素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成都平原为主体,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包括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等,面积2.64万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约2761万人,GDP为2.5万亿元。2021年11月,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都市圈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成都都市圈是继南京、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成都吸聚周边人口显著,2018年常住人口达2119万人,占都市圈五市总人口的76%;2015-2021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76万人,与同期整个都市圈人口增量几乎相等。成都2021年GDP达1.99万亿元,在二线城市中仅次于重庆、苏州,占成都都市圈GDP的79.6%;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度远大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都市圈。

成都周边4市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空间大,形成“一干多支”省级发展战略。2014年四川省发布《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成都城市群概念,范围包括成都、绵阳、德阳、遂宁等及乐山部分区县,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范围较大,无法与都市圈概念等同。2016年《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大都市区概念,范围包括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全域及雅安市辖区,构成同城化发展可能。2020年,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成德梅资同城化发展,确定了“一干多枝”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2021年,中央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上新台阶。成都正在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带动能力。2018年成都城镇化率为73%,远低于一线城市和南京、武汉等同级别二线城市的80%以上;德阳、眉山、资阳、雅安均在42%-52%之间,远低于全国平均59.6%,都市圈人口城镇化潜力较大。随着成都产业进一步高端化,一般制造业将外溢,成都将由吸聚周边资源转为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发展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间产业协同互补性有待提升,巴蜀文化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产业布局方面,成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聚集区,产业门类齐全;而德阳、资阳、眉山、雅安分别是上述一类或几类产业聚集区,城市间产业协同互补性不如发达都市圈。至2035年,成都将有效发挥带动作用和各地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推动成都东进,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将成都东部建成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补齐产业结构短板。成都都市圈拥有得天独厚的“巴蜀”特色文化底蕴,民谚有云“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繁华与闲适自古以来一脉相承。2022年8月《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实施方案》印发,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体系,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激发天府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未来方向。以多元融合的消费带动供给升级,打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是成都地区的发展必经之路。如“经典川菜、智慧医美、三星堆文化”等品牌化发展,促进川派餐饮与商贸、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春熙路—太古里等世界知名商圈,建设现代化服务业高地。

目前,成都与周边城市均已开通高铁或城际快速铁路,可实现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成都放射状铁路网四通八达,在运营线路有成渝、成昆、宝成等铁路干线,成渝高铁、西成高铁等高铁干线,以及成绵乐城际、成蒲铁路等城际铁路。2021年12月,随着德阳至都江堰高速公路建成投用,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作为第三条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长443公里,“圈”更大,衔接的节点城市更多,覆盖服务区域更广。是高质量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支撑成都都市圈极核突破的标志性工程,成都都市圈高速公路网里的“三绕”全面闭环,加上已建成的13条、在建的两条射线高速公路,成都都市圈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实现成德眉资1小时通勤,向基础设施同城同网迈出关键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9 长株潭都市圈:中部沿江崛起,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紧密相邻

长株潭三市产业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势头良好,是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之一。湖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长株潭都市圈(与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的“3+5”环长株潭城市群范围不同)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2007年长株潭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株潭都市圈同城化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圈竞争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近年省会城市长沙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GDP达1.3万亿元,为全国2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对周边城市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15-2021年,长沙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高达32.7万人,人口吸聚能力强劲。从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至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经历几十年有效探索,已成为湖南全省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支撑。

湘江两岸,呈“品”字型分布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天然优势。长株潭三市城区最远不过40多公里,一体化存在地理便利,2022年成为第四个被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长沙市区距株洲、湘潭市区40多公里,株洲、湘潭市区仅相隔20公里,构成中国城区距离最近的大都市圈。三市历史渊源久远,历代长期均属长沙郡或长沙府管辖。三市之间54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区是长株潭都市圈一大特色,三市共同推进“绿心”保护,打造优势独特的绿心城市中央公园,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式实施,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8年三市签署《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拥有市级层面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2022年3月湖南省政府发布《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再提速,成为第4个被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提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撑能力,助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明确了以强省会战略为引领,2026年都市圈GDP突破2.7万亿元,常住人口17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2%左右的目标及一系列配套建设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株潭三市均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深厚,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长沙是湖南省科教文化和服务业中心,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建设“创新谷”;株洲是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交会的重要铁路枢纽,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为主导,建设“动力谷”;湘潭旅游业较发达,同时以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导,建设“智造谷”。三市注重产业协同创新,联合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平台,联手创建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长株潭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中部崛起战略中与武汉城市圈并驾齐驱的重要支点。长株潭都市圈着力培育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正在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度更深,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大串联,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共同构成长株潭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长沙交汇,从长沙乘坐高铁到株洲、湘潭仅需10多分钟。2016年,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至株洲南、湘潭段开通运营,“轨道上的长株潭”发展节奏加快。从长沙至株洲、湘潭仅需30分钟,出行进一步同城化。公交车开通多条跨市运营线路,并与城际列车站无缝接驳。长株潭“三干两轨四连线”工程,对三市相连的主干道进行快速化改造、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长赣段,推动呼南高铁顺畅转换连接长株潭,研究长株潭对接长三角、山东半岛的高铁新通道,逐步打造长株潭高铁枢纽和国际铁路枢纽。2020年,芙蓉大道、洞株路、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集中通车,长株潭全面融入“半小时交通圈”。2021年,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启“公交化”运营模式,100.5对列车的开行数量大幅缩短发车间隔时间,三市开始享受“城内地铁化,城外城际化”便利。此外,《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提到了至2025年,长株潭城际路段扩容、长沙机场改扩建、湘江主干航道等级提升等综合交通网络升级等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0 武汉都市圈:“缩圈”蓄力,产业链向外延伸

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再到武鄂黄黄都市圈,范围逐渐缩小。武汉都市圈按已有的政府规划可产生范围不同的两种理解:一是“1+8”武汉城市圈,包含武汉及周边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5个地级市和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辖县级市;二是武汉大都市区,包含武汉、周边5个地级市的市辖区、仙桃以及与武汉接壤的部分其他县市。以武汉中心城区为圆心,武汉城市圈的半径约为150公里,面积5.78万平方公里,在周边地区与武汉发展差距巨大的情况下较难一体化发展;而武汉大都市区半径约为80公里,范围更务实。武汉城市圈最早出自2002年提出的“武汉经济圈”,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4年《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2018年,以“1小时通勤圈”为核心的武汉大都市区被提出,范围更加合理。2022年9月,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城参会,并签署十大工程合作协议,区域范围明显缩小。交通方面,“两纵两横两连”的高铁路网中心、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武黄(经鄂州)、武咸、武冈、武孝、武仙城际均已开通。经济人口方面,2021年武汉GDP超1.7万亿元,周边城市中GDP最高的孝感仅2000亿元。武汉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34万人,周边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弱,近五年人口基本0增长或负增长。2022年9月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城参会,并签署十大工程合作协议,武鄂黄黄成为武汉都市圈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武汉都市圈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根据规划,武汉核心发展区构建“1主3副”的空间格局,主城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央活动区;光谷、车都、临空3座副城分别以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经开区为主要依托,分别承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枢纽物流等核心职能。在核心区域外围,武汉将建设3个新城组群,分别重点打造产业转型、产学研融合、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建设长江新城。黄石、鄂州是以冶金、能源、建材等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鄂州在以建设民用机场为契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孝感及仙桃、潜江、天门重点发展纺服、化工、汽车零部件、医药等产业;咸宁是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区,也是轻纺、机电等生产基地。在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方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将与鄂州、黄石、黄冈、咸宁联动发展,打造科技创新走廊;武汉经开区将与洪湖、仙桃、天门等地联动发展,打造先进制造走廊;临空港经开区将与孝感联动发展,打造临空经济走廊。

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域仍需发展、辐射作用较弱。一方面,全国来看,武汉都市圈经济总体经济实力不够强,2021年武汉城市圈GDP约2.8万亿,是全国实力最强的省域城市圈,但相比苏锡常都市圈的4.6万亿、南京都市圈的4.4万亿、杭州都市圈的3.8万亿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目前武汉都市圈已经明确将武鄂黄黄作为核心区域,但是从经济总量看,核心区除了武汉GDP总量过万亿,其余3市GDP呈现断层式下降,均不足3000亿元,作为核心区域来说经济实力较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