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奶茶,市场上大体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奶茶热量高,极易肥胖,造成身体不健康的现象。植物粉末奶茶含有反式脂肪酸,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动脉硬化,应该尽量不喝奶茶;另一派则认为奶茶补充营养,愉悦心情,适合年轻的消费者,只要不是“嗜”奶茶,无须干预。在评述两派观点前,不妨来看看奶茶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以启发。

奶茶是什么时间产生的?

奶茶,指在茶汤中加入水、鲜乳或乳制品、糖液等调制而成的茶饮料

陆羽《茶经》开篇即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由于地理因素,古代茶树主要生长在南方。而囿于养殖条件,古代牛羊主要生长在北方。一南一北,天各一方,直到隋朝建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且形成南北相对统一的政权,茶与奶融合而产生奶茶才成为可能。

大草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草原

以青牛君所知,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奶茶诞生的时间。但我们可以在一鳞半爪的历史记录中进行推测。

成文于中唐的《邺侯祖传》:“皇孙奉节王煎加椒之类,求泌作诗,泌曰: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即发酵后的乳制品琉璃眼,茶中加入奶酥后搅拌形成的奶泡;奉节王即日后的唐德宗李适。这一记载表明,在公元762年之前(奉节王的皇爷爷在位时间756-762年),长安城就有了茶与乳制品同煎-可以称之为奶茶的记录了。李适以皇孙之贵,亲煎奶茶并求诗,可见奶茶在彼时的长安城应是绝对的新鲜事物。

成书于1330年的《饮膳正要》“(西蕃茶)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以及《明史·食货志》“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都可说明,元、明时,奶茶在边地已经非常流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1.关于奶茶形成的时间。网上多有引用公元547年成书的《洛阳珈蓝记》“唯茗不中与酪作奴。”认定其为关于奶茶的最早记录。青牛君认为,原文应是茶饮与奶饮之比较,似与奶茶无关。青牛君认为将奶茶形成的时间推测在中唐前后较为稳妥,距今约1260年。

2.关于传播路线。奶茶是先在西藏、新疆等北方边地发明,传到长安,还是奶制品被各地朝拜盛唐的人士带到长安,与茶融合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从现有的资料上暂时无法找到答案。仅按照现有文字记载顺序看,奶茶早在中唐前后便已在长安城出现。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至迟在元朝也已广泛流行奶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关于喝不喝两派的争论。青牛君认为只要确保奶茶是真材实料,添加物也是安全的,少饮无妨。如果自己能够动手去做,就更好了。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品饮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