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儿童生长发育全靠脾胃消化吸收所需营养物质,而小儿脾脾胃功能相对较差,再加上饮食寒热不辨,饥饱不知。因此很容易使脾胃功能失调,出现积食、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疳积等消化系统疾病。进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脾胃的功能呢?

脾胃有六怕:一怕撑,二怕凉,三怕甜腻,四怕湿,五怕不运动,六怕多思虑。

1、怕撑:“很多病真的是吃饱了撑的”,吃饱就睡伤脾胃,吃得太多也伤脾胃。所以在日常对于孩子的喂养中,最好让孩子吃饭吃七分饱,尤其是晚餐不要吃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不当就会导致脾不运化,造成食积,出现起恶心、呕吐、口臭等症状,“胃不和则卧不安”宝宝还会出现睡觉不安稳,翻来覆去。

2、怕凉:家长一直深信“多吃水果身体好”,但是过多的食入水果,很可能是造成现在孩子脾胃受伤的主因。脾属阴,怕冷,而水果大多寒凉,夏季尤其应该忌雪糕冷饮西瓜等。抗生素清火药都属于 “大寒”,不要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怕甜腻:小孩都爱吃甜食,但甜腻的食物在运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湿气,脾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另外,多吃肉食、奶类也容易产生湿气,生病期间尤其要严格忌肉奶类和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怕湿:孩子不渴不要强制喝水。水运化不出去就会生湿,如果脾为湿邪所困就会导致脾气不升,胃气难降,脾胃就会出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怕不运动:脾主四肢与肌肉,久坐伤脾,适当运动才会醒脾,不运动也是脾生痰湿的原因之一。现代人很多都很宅,小孩还是应该多去户外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运动,对脾胃养护很有益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怕思虑过多:思伤脾,以前都是大人才容易思虑过度,现在孩子承担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用脑也会伤到脾胃,家庭关系和谐程度也是影响孩子思虑过度的主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大家推荐适合宝宝养脾胃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脾胃虚弱偏寒的,像手脚发凉、鼻梁有青筋,身上有青色胎记的宝宝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西瓜,凉茶等生冷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芋头、南瓜、小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脾胃虚弱偏热的宝宝,比如经常积食、上火,扁桃体发炎、大便干的,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上火,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护脾胃从何入手呢?

小儿推拿:脾胃的调理重在合理喂养,科学养护,同时也可以通过小儿推拿、食疗等方式进行保健!

1、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 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直推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揉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掐揉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之横纹。
操作:掐四横皱: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而揉之。
次数: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脏腑之热,调和气血,消胀散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为今天所分享的有关脾胃养护的全部内容,父母一定要多看,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脾胃养护,后面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更多关于中医育儿和宝宝常见病防护的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用,请您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宝妈看到。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及时调整养护方面的误区,为宝宝做好家庭防护!传播健康文化,造福天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