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处于热搜中的一个话题,许多人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由于涉嫌信用卡诈骗,您将缺席出庭。根据"天网"定位,您的具体位置已通知当地执法机构和司法人员前来带领枪支执行上门强制拘捕。

#网友收到枪决通知短信#

这一事件引发了大部分网友的共同反应,他们嘲笑了现如今诈骗者智商的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让我举个例子。

假如这个事件没有成为热门话题,甚至在互联网上没有任何风声,但是你却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在最初的那一刻,你会不会突然感到恐慌,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或许几分钟后,你会意识到这是诈骗短信,但在最初的混乱时刻,少数人可能真的会被骗。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真理:即使是最拙劣的谎言也会有25%的人深信不疑。

我认为与其嘲笑诈骗者智商低下,不如思考一下为什么诈骗者要使用"枪毙"这样的手法来进行欺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前几年的“重金求子”吗?足够扯淡了吧,却存在无数上当受骗之人。并不单纯因为人性,还由于当时报道里经常性出现“富豪无法生育”、“精子库”、“单身女富豪宁愿领养小孩也拒绝结婚”之类的东西……

渐渐地这很容易让一些人形成“有钱人缺精子”的谬论。其实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人家就算缺,也不要你的基因啊。

“重金求子”的诈骗,多少受一点社会新闻的影响。而这个枪毙短信,恐怕和近两年各种跨省,说了似谣非谣的话被带走或者得罪了某个大企业被弄走调查、掏鸟窝10年之类的事情有些关联。

简单说,大家更容易产生害怕的情绪了,而恰好不懂法的人又那么多,这就给了诈骗可趁之机。因此给普通群众多多普及法律常识很有必要,这不仅能保障他们更加明确法律界线,同样也增加了他们抵抗违法行为的底气和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疫情期间的一个视频,当时引起了很高的关注度。两名警察突然要求在一家小餐馆检查一名男子的身份证,而这名男子恰好是一位律师,他直接对两名警察进行了一次普法教育。面对各种质问却无法回答的情况下,两名警察选择灰溜溜地离开,只听得餐馆里律师说:"只要你们道个歉,我也不会投诉你们"。

如果是普通人的话,唯一能做的就是乖乖拿出身份证配合检查,甚至可能还要受到侮辱和暴力。因此,在我看来,从事诈骗短信的人也受到社会新闻的影响,或者说他们也会从这些事件中研究出更合适的骗术。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还有官方提到的"筛选"也是相对合理的解释。

简而言之,诈骗者使用这种"非常愚蠢"的诈骗短信来测试哪些人会在最初的几分钟里上当,比如点击他们提供的链接等。然后将这类人定义为自己的"潜在客户",以后再用其他诈骗手段来欺骗他们。至于那些只恐慌了5秒钟的人,诈骗者也很忙,不愿意再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

结语

对抗诈骗的最好办法并不仅仅是提醒大家要谨慎。这只能算是最"省事"的方法。我们经常可以在街上看到横幅,上面写着某小区某某某因网络诈骗损失了多少万。这些人应该也听说过要"谨防诈骗"之类的提醒,但他们依然会上当,特别是农村老人和互联网弱势群体,毕竟防不胜防。

小心翼翼的状态是无法持续一辈子的,总会有疏忽的时候。因此,相比只是提醒大家要谨慎,更好的办法是追踪诈骗犯,从源头解决问题。保护好诚实人是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坏人。我认为,以我们警察的业务水平,追踪一些诈骗犯完全不成问题。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