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与印度历史相似、建国时间相近,都是人口大国。西方“脱钩论”甚嚣尘上。最有资格取代“中国制造”的,可能就是“印度制造”。

英国专家:21世纪不是印度世纪,华盛顿需要接受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英国专家:21世纪不是印度世纪,华盛顿需要接受这一点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执行官大卫·多德威尔(David Dodwell)在《南华早报》刊文称,他从事记者生涯40年,试图理解亚洲经济体非凡崛起背后的动态。这位专家认为,也许只有一个问题比中国大陆何时统一台湾更吸引人。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总是落后于中国,这一情况即将改变吗?

这个问题再次爆发的背景,部分原因是联合国说,印度上个月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近期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总理莫迪努力将印度塑造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者,也推动了这一趋势。印度今年担任20国集团(G20)主席国,并于9月在新德里主办20国集团(G20)峰会,也引发了有关印度崛起的讨论。

另一个因素与美国“脱钩论”有关。多德威尔认为,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减缓中国的崛起,并减少美国制造商和消费者越来越依赖的中国商品的种类。这不可避免地把拜登的团队指向印度——印度是唯一一个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能够发展规模经济、有希望与中国竞争的经济体。

这位英国专家哀叹,但40多年来,印度一直是一个即将发生的奇迹。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多德威尔认为,也许最重要的是围绕种姓的农村权力结构,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比大多数经济学家认识到的影响要大得多。

中国与印度最大的不同是,新中国的建立后,实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多德威尔评价中国革命时称,在中国,革命扫除了古老的权力结构、根深蒂固的腐败网络和僵化的既得利益。 一个世纪以来阻碍中国变革的惯性灌木丛已经被清除,为这个国家打开了变革的潜力。

那么印度呢?由于印度没有革命,现有的权力结构和长期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以及它们所滋生的腐败,阻碍了激进的政治或经济变革,而这些变革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腐败仍然是印度的一大祸害,也是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

在谈论“印度世纪”的预测人士中,有一种神奇的想法: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将超越中国,不仅在人口方面,而且在全球增长方面也将成为一个发动机。

印度经济顾问委员会前秘书阿洛克•希尔(Alok Sheel)注入了一些急需的现实主义观点:“如果印度未来能以非常乐观(目前看来不太可能)的9%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增速降至4%,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印度经济规模将达到中国的70%。”

多德威尔则对印度的乐观态度泼冷水。他写道,如此多的因素阻碍了印度可持续的强劲增长。印度近43%的人口从事农业,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为25%。就业不足(其中大部分是非正式的和无证的)阻碍了通往更高生产率的任何途径。

他在文章最后称,全球南方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将使印度在20国集团(G20)这样的高层会议上获得一席之地,但拜登不可能神奇地忽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力量的现实。21世纪可能不是印度的世纪,但几乎可以肯定是亚洲的世纪,华盛顿需要接受这一点。

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正如印度外长苏杰生所言,“中印两国在当代平行崛起,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但不可否定的是,印度的GDP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印经济上存在巨大差距。

多德威尔此文的观点,反映了西方失望的心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40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于这个与西方政治体制格格不入的东方大国,西方一些人耿耿入怀,因为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等于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这摧毁了西方的优越感和傲慢。

不过,这位专家说了实话,中国与印度的差距在于“革命”。新中国建国70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就是为什么要说,我们不能用前三十年来否定后三十年,也不能用后三十年年来否定前三十年。两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至于印度超过中国,至少我们几代人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