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能够看透世情、参透帝王心术。按邬思道的计划,以金牌令箭放猛虎十三阿哥胤祥出高墙带兵进驻畅春园那一刻起,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大统已定,雍正迫不及待地赶回潜邸,眼神中透着一股杀气,从“乍逢大变、宫中情况晦暗不明”推理出,其实,雍正赶回潜邸,不只是“略住”那么简单。

邬思道似乎明白什么,急忙提出自己这不足那不足,言下之意是,四爷您已上位了,我也算完成使命了,“庆功酒”我也不贪杯了,您批准我辞职吧。邬思道为何急于离开呢?

首先,二人“亦师亦友”转变“君臣”的关系,以往毫无顾忌的谈话,倾心相告,就在雍正继位后,君臣名分已定,师友之情皆疏。

其次,二人“阴阳合谋”转变“天子无私事”的态度,以往的手段再不能适用了,而且二人对彼此的信任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这样转变的情况下,他们之间上演了一番精彩心理博弈,邬思道以“半隐”,没让兔死狗烹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邬思道和雍正之间感情试探,相互展开心理博弈,反复幻想,做到点到为止

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邬思道有超人的智慧,精准把握着康熙的心思,点拨四阿哥胤禛一步步崭露头角,并巧妙应对数次对决事件,让胤禛成为皇位争夺中角逐,最终从惨烈的“九子夺嫡”中胜出,坐上宝座,邬思道也实现就人生目标和价值。

四阿哥胤禛能顺利登上宝座,就是因为在邬思道巧妙的安排下,让十三阿哥胤祥猛虎提前出墙,将丰台大营兵权掌握,四阿哥胤禛才有底气与八阿哥一伙进行对抗,他们才乖乖叩拜,至此,夺嫡之争尘埃落定。

可功成名就后,雍正对邬思道的态度令人不得费解。对于新君雍正没留在宫里处理事宜,而是迫不及待地返回潜邸,找邬思道“叙旧”,那么雍正回来真的简单的叙旧吗?不是,他要亲自“安排”邬思道的去处!

雍正夜半时分返回府邸,邬思道似乎早料到了什么,因为按照雍正的说法是:宫内不安生,只是回来“略住”一宿,而不是特意回来与邬先生聚聚,喝个庆功酒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深感“狡兔死走狗烹”道理的邬思道,此时已敏锐嗅到了危机,更何况,以他对雍正的了解,自然明白略住只是借口,匆忙回来的目的自然是要解决掉他了。

眼前邬思道知道只有三条路,但此时的每一条都不好走。所以就有邬思道对雍正的感情试探,展开了和雍正的一场心理博弈。

面对雍正的来势汹汹,邬思道故作很惊讶,以跪拜打破他们之间的尴尬,雍正抬手虚扶一把邬思道,就说:“今日一见十分难得,先生的名分,还得容朕慢慢安排。”

听了雍正这么一说,邬思道内心毫无波澜,只是心说:算了吧,咱俩谁不了解谁啊,我早就对你入木三分,你心里想啥,我还不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我论功行赏,图一官半职的,小命有可能就搁这了!

于是,邬思道嘴上谦恭地说:四爷您自带帝王之相,老爷子慧眼识珠,我这点功劳微不足道。邬思道为何这么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雍正即位必须是天命所归。肯定不可能承认是靠邬思道一个搞“阴谋”帮助他获取的。即使是使用斗争手段,那也是光明的,也是正义战胜的,毕竟“邪不胜正”。

要是让八阿哥一伙知道邬思道的存在,那么,更是质疑雍正的皇位得来不纯,再说雍正把自己树立成伟、光、正的形象,绝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的。因为当时隐晦不明的险境,雍正绝对不允许自己上位有半点瑕疵,而邬思道就是那个瑕疵,所以,邬思道必须消失在公众视野。

第二,担心邬思道对他不利。因为邬思道智商太高,能洞察帝王一切心思,十几年与雍正的朝夕相处,早已对雍正入木三分,了如指掌,想想,简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所以,雍正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我嘴上虽不承认你的功劳大,但心里明镜似的。这一路艰难险阻,要不是有您的点拨,早就被老八他们干掉了,您对付老八和我老爷子那时把握到了骨髓,分析那么透彻,想出那么精妙对策,如今想想我的脊梁骨都发麻,对于我,可不想在你老邬的掌控之中。

最重要的是,要是邬思道留下当一官半职的,那二人之间就是君臣关系,刚开始可能会念师友之情相互敬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难免会因意见不同而产生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雍正为了干大事,可能会以礼相待,不会动怒,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了,身份不一样,雍正不可能像之前那样言听计从。

如此一来,二人自然各行其是,如果邬思道想玩点阴谋,恐怕雍正也是防不胜防,雍正想想都冒冷汗,所以说,雍正怎能让这事发生呢?

雍正并没有直接说破,只是特意提了武装布置:这个老十三也不嫌费事,有丰台大营不够,还需要让顺天府等人马来看这个院子吗?

言下之意就是,这顺天府和善善扑营的人马在这里,老十三怎么没有向我汇报此番人马?

邬思道赶紧接过话头:是我让十三爷这样部署的,五路人马共同护驾,但不相统属,此时朝局不稳,局势隐暗不明,小心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虽说邬先生安排周全,但对五路人马的安排开心不起来,因为武装力量调动,雍正很清楚,只要信号一发出,五路人马必然有所行动,甚至认为邬思道是利用此番军队来邀功的。所以,雍正便起身背着对邬思道讲心不应口的话,说要给他安排名分。

此时邬思道的心声就是:甭给我来这套,你大半夜赶回来想干什么我还不清楚?坎儿的悲剧至今我还深深自责,也吸取了教训。

于是,邬思道连忙推辞:第一,自己是残疾之人,上不了台面;第二,自己是刑余之人,会引来别人非议,说您不孝,用一朝钦犯;第三,自己用的是“阴谋”之道,如今已不适用,皇上应该用正道的英才。

邬思道还表明自己无心为官,只想闲云野鹤,寻山问水,何况肚子里的那点“才力”早就耗干了,只剩下药渣子,皇上何堪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雍正是如何回应的?

“看来,你比我幸运啊!”言下之意,就是邬先生要退休养老了,而我还要为国操劳呢。于是,问邬思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要怎么隐?”

邬思道提出来“半隐”。可以说,邬思道很明智,“隐于朝”就等于是一条死路;而不管“隐于市”还是“隐于野”,都可以实现邬思道远离雍正的目的!

所以邬思道提出“半隐”,既能遂了雍正的心愿,还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给出两个合适的理由。

第一,自己身无分文,倘若全隐,哪有钱吃饭,必然会饿死。

第二,臣和皇上际遇十余年,倘若归隐野林,皇上想念臣时,找不到臣怎么办。因此,臣要找个地方既有饭吃,皇上也能找得到臣的地方。

于是,邬思道提出在雍正最信任的李卫处“半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心理博弈,击碎了最后的幻想后,邬思道替雍正发号施令,成功半隐

一场心理博弈后,雍正已经动容了,正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十七阿哥胤礼却突然求见雍正,来的很巧,因此,很有人猜测十七阿哥是雍正找来除掉邬思道的。其实,也并非没有道理。

从邬思道听到十七阿哥求见强烈反应,可以看出,十七阿哥大半夜来找雍正,不像原著中说,只是单纯来汇报关防顺带着邀功的,其实还有别的任务,就是除掉邬思道!

要不然,邬思道和雍正已经谈妥了“半隐”,按理说,十七阿哥来求见雍正,应该没邬先生什么事了,他可以选择沉默的。

可是,邬思道的反常反应,也是让人不得其解,他突然站起来阻拦:四爷,哦不,皇上,今日不同往日,您不能善听善见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雍正有一个关键动作,听说十七阿哥突然来了。对此雍正没有丝毫惊讶,反而看了看时间,毫无顾忌地要请十七阿哥进来。

可邬思道却马上,替雍正发号施令:让张五哥告诉十七爷,皇上只“稍息片刻”就回宫,公事找张廷玉,关防之事找十三爷解决,要是私事,告诉十七爷“天子无私事”。

此前安排五路人马,邬思道可谓是老谋深算,这次替雍正发号施令,邬思道可谓是棋高一着,明面是为雍正着想,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阻拦十七阿哥执行此次任务。

那么,邬思道为何反应如此强烈,如此越俎代庖,是被吓糊涂了吗?还是发号施令发习惯了?可是之前邬思道也没这么狂妄啊。

显然,邬思道在这个时候感性了,之前谈妥的“半隐”,从雍正的举动和十七阿哥的到来陷入僵局,他在尝试阻拦十七阿哥和雍正见面,所以,他才反应不会如此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邬思道也觉得自己应该是多虑了,将这事情估计严重了。但经过几次的试探和对比雍正的态度,终究击碎邬思道仅剩下的幻想:自己跟坎儿和高毋庸等人一样,在必要时,也可以弃之!

此时,如果雍正根本不是“鸟尽弓藏”的态度,是邬思道虚惊一场的话,那么雍正应该感慨地说:关键时刻,还是先生考虑周全,看来朕还是离不开先生您啊!至少表现出善意的,而不是表现得很不耐烦。

注意到没有,在邬思道对张五哥吩咐还没完时,雍正立马起身,跑到邬思道面前,背对着邬思道,眉头紧锁,表现不耐烦的神情。

当雍正背后的邬思道发号施令完后,用力探着头出来,问:皇上,您觉得我这么会怎么样?这时候,雍正的一脸铁青色,表现很不耐烦,甚至都没有回头回应邬思道。

通过一番心理角逐,邬思道最终实现了自己“半隐”,成功地走出了彻底归隐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知道胤禛“冷面王”,刻薄成性,升级皇帝后,更是刻薄寡恩,眼睛揉不进沙的主儿,此时能全了他和邬思道君臣恩遇,确实是真的不舍除掉邬思道这样的人才。而邬思道能从雍正手里逃出确实不易。

所以,一场心理博弈,击碎了最后的幻想后,有机会远离雍正,邬思道还有什么理由不跑的?

镜头转到了第二天,邬思道一刻都不敢耽误,天还没亮,邬思道匆匆赶路就要离开京城了,这时候,十三爷快马加鞭追了过来。

十三阿哥胤祥的一席话,触动了邬思道,说到底,还是十三爷胤祥最有情有义,所以,邬思道临走时,规劝十三爷一定要辞掉“帽子王”,并透露自己离开京城的原因:与常人交,共患难难,共享乐易,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

十三爷还幻想着四哥即便是皇上了,他还是原来的四哥,可邬思道的一席话击碎了他的幻想:明日,你就知道我的话能验证,替四爷秘密办差的那些,恐怕就要消失了!

这说明,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道理的邬思道,非跑不可,远离雍正,除了被雍正暗里“驱赶”,还有会被灭口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到最后

雍正继位后,邬思道之所以要跑,是因为邬思道明白“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千古不变的道理。而且在邬思道反复尝试感情试探,雍正都在刻意回避,在邬思道洞察雍正半夜回潜邸有着不纯的目的后,邬思道立刻表明了自己心迹,以际遇几十年感情试探,然而,雍正的态度,让邬思道不得不提出“半隐”,保住自己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