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听众早上好,欢迎收听云极课程一周问答精选,本周共有31场FICC课程,涵盖外汇、银行、期货、债券等多个主题,聚焦了很多热点话题,一起来看看本周的精选问答吧。

第一个提问:4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减是不是超额储蓄释放的开始?这个趋势能否延续?

其实我们更多不会去看同比多减,我们更多是去看绝对值是否低于趋势线,因为我们测算显示了,这个钱其实是直接跟美国的消费挂钩的。超储蓄消耗的速率决定了后续通胀的最后去消费还能支撑多久。但这也互为因果,通胀下行会导致需要花更少的钱买到想要的东西了。这也会使得超额储蓄的下行会放缓,超值其实不是在4月份的时候同比就多减了,同比也存在一个基数效应的影响,我们认为释放的时间点应该是更早的,应该是在21年9月份这个大的这个疫情补助停的时候,超额储蓄就开始出绝对值初定回落了。这个回落我们目前测算是要等到7月份的时候才会完全回落下去的。这个趋势的话,我们认为回落的趋势是会延续下去的,更多是讲这个绝对值口径,因为这是更关键的一个口径。

课程来源:海外核心观点与五一更新。

第二个提问:为什么同一家银行在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会有差别?

这其实主要取决于各大分行,各个分支机构,对存款利率和存款产品的一个把握程度,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不一样,存款类型存款的人不一样,利率有差别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一个地方,比如说都是家庭,而且都是像老人这样的一些群体,那么吸引他们的投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一般,就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买理财,他们也不懂,买保险也怕被骗。那么唯一信任的就是商业银行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那么对于这一部分来说的话,他们对银行的存款相对来说就还比较有粘性,这种情况下银行不担心存款利率下调了,它们会流失太多,所以说这个时候存款利率下调的幅度可能会比其他地方要相对更大一点,但是如果是对于一些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一些地方,比如说像一些一线城市来说的话,因为老百姓懂得理财,然后懂得相互竞争,替代效应来看的话,一家银行一家分支机构在制定存款利率的时候,可能就会担心如果存款率下调太多,导致客户的流失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这个时候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可能就会相对缓慢或者是平缓一些,所以说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水平也受到当地的产业结构,存款者参与者结构不一样,有一些影响,但是总体上来说的话,存款利率水平终究是趋于一致的,两个之间不会有特别大的一个差异,也不会有特别持久的差异。

课程来源:降存款利率的资产比价效应。

第三个提问:利率下调是否会对M1和M2的增速产生影响?

M2增速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在4月份的时候,M2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了虽然是不到一个百分点,但是也预示居民、非居民还有企业的存款在逐步的流出,所以说存款利率在不断的下调,这个时候存款就会持续的回流到银行的表外,所以这个过程对M2增速会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对于M1来说的话,影响因素就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为M1虽然统计口径上指的是企业部门的活期存款,但是企业部门的活期存款并不完全受利率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比如说企业马上就要投资了,需要手里需要准备一定的流动性,不会把所有的钱都全部存成定期,所以说M1的影响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些,不只取决于利率,也取决于其他的一些经济变量,比如企业是不是要加大投资规模,是不是有居民买一些产品,有一些钱暂时的留在M1的口径里面,所以说对于利率下调来说的话,对M2影响要比要比对M1的影响要更复杂一些。所以说对M1来说的话,我们是把它称之为经济活性指标,然后它的影响因素也更多,然后不如M2的对利率的下调更加敏感。

课程来源:降存款利率的资产比价效应。

第四个提问:肖总如何看这两日市场的小幅调整?主要是止盈力量在推动吗

我自己跟市场交流和观察到的情况。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债券市场其实就是对于一个低于预期的GDP数字,经济数据呢,你可以认为对于利多是钝化的,但是反而债还有一点点小调整,我个人认为是觉得之前大家是看到了一个偏弱的数据之后,可能会担心出一些刺激的政策,出一些这样的刺激政策,同时也确实是在这个点位上这个利率大家往下看,不是那么有信心了,这是我觉得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呢,昨天的调整,这个调整是我觉得是大家看到了人民币破7之后有这么一个肌肉记忆式的,汇率破7了,是不是在内外均衡下再叠加内外均衡下,央行可能宽松就被受到掣肘?收紧货币政策。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确实公开市场操作一直都是地量,20亿,一个就是很小的一个量,让大家产生了这么一个担忧。但是我个人觉得就是说整体上来讲,但是整体上来讲,大家在这个位置上再去以我要博取多少的收益,作为投资的目标,我觉得其实意义不太大,这个位置上,止盈的力量是有一些的,可能相对而言这个位置上特别恐慌性的要上车,我之前一直没在车上,我现在就一定要上来,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所以综合来看,买卖的双方的相对来讲,倾向于止盈的力量多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说最近一段时间债券市场上的小幅调整,在这个点位上综合判断各种情况以及债券市场的反应来看,更加勇敢。这是我个人看的这样一个近日的这个小幅调整。再拐回来讲的就是刚才提到的点,比如说看到经济数据不好,是不是就有说出一些强刺激,我觉得这个不是从这个政治局会议或者央行的活动报告传递出来的状况,决策层似乎并不是这么看的。那当然对于人民币破7这个事儿就是说,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这样一个大的方向上贬值压力出现,是因为你得从他之前升值是怎么来的来看,今年年初全球范围内是非常一致的看好中国的,某种意义上来讲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给的预期是很强的,这个会带动全球成为全球的领头羊。事后来看呢中国经济确实是明显复苏了,但是因为大家可能比较简单的对比了海外,放开之后那种高弹性的那种复苏,特别一些老外资特别强劲的这种判断。到了近期包括经公布经济数据之后,包括中国的通胀的情况来看的话,大家应该是做了一些修正的。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的方向上,就相当于说你之前从去年的7.3人民币汇率7.3的位置,涨到一度6.7的这样一个位置。

现在你经济的复苏的预期做了一些下修,人民币汇率做一些下修,这个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个不太会影响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因为你想想去年2022年的时候,当时情况比现在要要严峻的多,就是中国经济的状况跟现在比当然现在比2022年是要强得多,经济以人民币的点位,目前也是刚刚破7,就是今天吧应该是离岸在岸可能就摸了7。然后呢去年美联储是处在一个迅猛的加息,有史以来最快的加息进程中,你今年无论怎么样,对吧?几乎板上钉钉的,5月份美联储已经加了近期的最后一次息了,所以综合来判断的话,这个位置上其实并不是你以人民币破7这个事来空债,这个逻辑是站不住的,所以我觉得今天其实债你看到也就跟去昨天的表现并不太一样,但是最后总的来看,就是说我觉得我同意您的看法,这个整体上来讲是在这个点位下,大家整体上来讲就说至少不是那么看多了,同时呢确实也反映了债券市场上目前最近一段时间啊有一点点对利空更敏感,对于利多钝化的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其实呃和对行情的之前,我对行情的判断和大家的想法,我认为是属于一个整个大的一个判断中的不同的表现的面相,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课程来源:债市是否利多出尽?

第五个提问:存款利率的下调对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个人认为这个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一个问题,就是客观意义上来讲,就像我刚才讲的,我认为存款利率降,我个人是持这样的观点的,就是存款利率降,对于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来讲,客观上来说这个箭头方向是反的,就说以前的情况,存款利率降息,我主动就直接调存款基准,降低存款利率。那么当然这个时候负债端利率降低了,资产端的债券利率也应该下行贷款利率也应该下行,但是在新的机制下呢是存款利率参考债券利率和贷款利率定价。换言之箭头是反过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其实某种意义上纯从机制上来讲,好像似乎不应该影响,但是金融市场是一个很有趣的市场,它是有预期的,自我实现的。就是换言之,如果债券市场上很多人都认可,存款利率降息就会带动债券利率降息,那么它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的一个自洽的或者说这样一个套的逻辑了。就是大家存款看到存款利率降息,认为存款利率降息能够带动债券利率贷款利率降息,

这个时候呢债券利率降息,但债券率降息之后,资产端确实降这个成本降资产端下来了。那么这个时候从新的这个机制上来讲,又会带动负债端存款,需要跟随调整,那你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确实这个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就是说从逻辑上来讲,这就是说你也不能完全说,大家说存款利率降息打开了利率下行的这样一个债券利率下行的空间,这个事你说他特别有问题,我觉得也不能说的这么直接,但是必须得说就是对于对于我们之前讨论的资产端负债端来讲,我们都是相对于银行来讲的,银行的资产端最主要的还是贷款,贷款利率的这个上和下,才是更主要的贷款端的利率的或者说的影响力。资产端收益的最主要的因素,负债端可能更多的还是参考贷款的这样一个情况。那么贷款的这个情况,中长期的趋势,贷款利率应该是下行的,这个也是央行引导的就是这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的这样一个情况。但是目前为止,因为一季度已经放出去了比较强多的贷款了,后续今年的剩下的时间里面,信贷的这样一个供给可能没有那么像一季度那么充分。同时实体经济如果恢复之后,融资需求呢这个怎么来说,就是还是有一定的恢复的,所以从这个这个角度上来讲,领先的比较弹性比较强,比较敏感的票据利率,就是央行公布的这个情况来看,你相对于去年的这样一个情况,其实票据利率一季度已经有所回升了,所以最后整个大面上来看,我觉得今年后面的时间,贷款利率明显的继续下行的空间不是那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就是说我个人的判断,就是说对于存款利率下调,对于债券利率的影响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相对谨慎一点去思考它的效应了,就是我整体上来讲也是认为在这个位置上,我不认为债券利率在目前的这个情况下能调整非常多,但是如果你的投资是寄希望它能下非常多或者上下的风险来看,我个人建议还是稍微比市场的中性水平谨慎,那么一点点代表了我对行情的一个看法。

课程来源:债市是否利多出尽?

第六个提问:现在阶段是否适合可转债打新?

转债是否适合打新,我觉得肯定没问题,但是只是说可能现在对组合的贡献是比较少的,除非组合的规模伸缩性非常大,比如说打新的时候组合规模特别大,所以参与配售的量很多,然后非常大,然后种的就多,然后等中标之后再把它组合变得很小,如果有这种很强的负债管理能力,可能对业绩的贡献比较强,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就是更适合个人投资者去做。

课程来源:固收+半月谈·第六期——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