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开登报讨债,这个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武汉财政局公开催债,涉及当地国企和区财政局共259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武汉财政局公开催债,涉及当地国企和区财政局共259家

5月26日,武汉市财政局、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长江日报》发布债务催收联合公告,要求259家企业、单位偿还截至2018年末还未偿还的欠款。

这则公告很有意思,基本上是无差别催讨。名单上259家企业和单位,有欠两千多万,也有只欠一万,有地方企业,甚至还有下属区财政局,像黄陂区、江夏区财政局,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堂堂中部第一省会,都沦落到公开讨债了,还讨到下属单位头上,很多人就奇怪,武汉到底是有多缺钱?

武汉讨要的3亿多欠款,都是2018年前的,属于历史旧账了。当年之所以借出去,现在之所以难收回来,一切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2008年以后,武汉开启了一轮大规模的城建,这场造城运动,还被调侃是“满城挖”。大举造城的同时,武汉的债务总量也一路飙升,当时一度被称为,负债最高的城市。

关于这场造城运动,有两个数据值得一提:第一,2013年前后,武汉的在建工地数量,据统计超过1万个;第二,当时的武汉,每天都要还1亿元的债务。

对疯狂造城,武汉人当时是很矛盾的。整个城市像一个大工地,给市民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另一方面,修路,修地铁,毕竟为现在的大武汉,打下了基建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武汉的发展有目共睹,2012年我毕业那会,正好武汉疯狂建设,最近几年每年回去,都对它的发展十分惊叹。

2022年,武汉GDP已经达到1.89万亿,排在第八位,十年GDP翻了差不多三倍。常住人口1370万人。是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目前的中部第一省会。

问题是,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投资拉动增长,是会边际递减的,经济一减速,债务的麻烦就来了。

武汉审计局官网,2021年发布过一篇文章,标题叫《加强财政借款管理防范财政资金风险》。里面提到,当地审计发现,这几年出现了很多账龄长、规模大的借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借出去的呢?简单来说,当时城市建设需要钱,预算额度又不够,于是就把钱花了再说,以借款的名义,搞一些城市项目。一句话,借钱发展,先上车后补票。不只是武汉,大家以前都是这么玩的。

但现在环境变了,按照新规定,地方要全面清理借款,严格按照预算花钱;更重要的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房地产的印钞机熄火,财政要过紧日子。

那篇审计文章,里面还有一句话: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筹资又面临困难,致使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我们看武汉的债务水平,2022年有6300亿的债务,这个总量,比广州、成都、杭州等地都要高。负债率,也就是债务占GDP比重,超过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本身是一个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2022年它的卖地收入,从近两千亿,一下子掉到了1300亿。前两年,又赶上疫情,财政消耗大。这么一来,不仅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了,以前乱借的钱,还得想办法收回来。

所以,公开讨债就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上面,自己在规范预算,维护财政纪律;另一层也是发出信号,接下来要过紧日子了。

当然武汉这样体量的城市,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城市地位、区位条件、人口规模,这些都摆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值得担心的,还是一些中西部的小城市。大举借钱,投入到了一些利用率的基建,甚至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中。

不要说什么内债不是债,地方债说白了,是用未来的钱,换现在的发展,过度透支是一定存在风险的。贵州的化债问题,昆明的城投问题,包括慧泊市南宁的收费问题,都是一个个缩影。

武汉公开讨债,只不过是把问题,彻底公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