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梦未老

——川影三十年随想

母校三十年校庆,本该回来,不巧与工作时间冲突。学校理解,自己遗憾,淡淡的惆怅萦绕几天,总想表达。今晚突然听见谭咏麟的老歌《青春梦》,也大概是三十年前的歌吧,回忆的闸门瞬间打开。怕思绪断,拿起手机记录,直到回忆远去,再打开电脑,开启二次回忆。有意思,青春梦未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校的唯一

不是人,是装备。1992年,全校只有一台洗衣机,半自动的(两缸:洗衣和脱水是分开的), 就放在公共卫生间门口,记得是淡绿色。其实大家平时都是手洗,只有在洗床单或被套时会用。如果冲突,通常男生会让女生,但通常女生也是在帮男生洗(此处省略若干字)。全校只有一台电视机(不含后来收发室里大爷那一台),准确的说是一台大电视——背投的(又是一个历史名词),就放在学校的礼堂舞台上。每周六晚七点的“电影欣赏课”,罗院长搬来录像机连接电视,播放他全世界搜集来的经典电影录像带。不用写观后感,但不能缺席,因为怕我们周末出去“乱窜”惹事。好多电影看不懂,都是电影史上的名片, 但好处是,为以后工作中“吹牛”打下了“专业的”基础,语气像圈里人:“这片子,我当年在学校就看了。”(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还有一个唯一,就是全校都上“一堂课”。不奇怪,第一届学员就六十多人,像一个班,所以课程是一样的,台词、表演、形体……以至于当时已经十八岁的我,每天早晨也要上形体课,在排练厅的把杆上压那两条“钢筋混凝土腿”。当时不担心自己腿断,就怕把杆给压断,因为还有一群像我这样的人在投(使)入(劲)。(思念任老师,他曾是黄院的老师,罗院黄院待他如父亲。)

罗院黄院未知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他们当时就知道了,只是装作不知道。我们全班曾集体到学校附近的一个酒店“走穴”,“走穴”是现在的词了。那年代,很流行酒店里周末有一台演出:唱歌、跳舞,表演几十分钟,这样酒店才显得有品位。那时在学校附近新开了家不错的酒店,不知是谁联系的,我们班便“集体创作”,完成了一个半小时的“晚会”。不记得有没有演出费,但大家都很兴奋,因为那是真正“市场化”的舞台。还有一件事:我们班男生曾和学校旁边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们打过一架,不过没人受伤,起因大概是工地有人调戏我们学校的女生。团结的信念点燃了青春的冲动(感觉现在还在找托词)。还有一次,罗院回家过周末了,好像是元旦。有人提议把不用的破损的木课桌椅,聚在一起,搞个篝火晚会,有点新年气氛。“篝火”燃起来了,罗院很快也来了,“体贴地”要和我们一起“跨年”。哦,这事儿,好像他应该知道。

小镇因我们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遗憾,簇桥小镇没了。但对于川影“老三届”而言,心中的簇桥小镇永远闪光!我们学生穷,即使当时小镇餐馆里两三元的菜也吃不起。于是餐馆有位慈祥奶奶,把平时的一份菜分成两份或三份,只卖三毛、五毛一份。还专门摆了几张小桌凳,取名“小饭菜”,是我们周末打牙祭的首选“圣地”。小镇上开了所艺校,小镇的店铺也慢慢“艺术化”了:理发店变美发沙龙;裁缝店可以做演出服;相馆变影楼,“学生艺术照”五毛一张;茶馆加上卡拉OK机,五毛一首,重点是唱完后机器会自动打分,那个分数在我们心中有时比考试成绩还重要。小镇街口,还开了家“场口火锅鸡”,从武侯祠站坐中巴车到簇桥镇,一下车就闻到勾魂的香味。老板常常“体贴”地说:“可以赊账。”

彻底知道自己是业余的

 佳明来信 | 川影追梦人,青春要无所畏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佳明来信 | 川影追梦人,青春要无所畏惧

不知为何,脑海里蹦出几个当年“受打击”的片段。那时大家爱跳舞,几位跳舞好的同学如明星般受追捧。大家也学习电影里:染发、戴耳环、项链、霹雳手套、牛仔裤剪出窟窿……总之效果是——不用我“露一手”,你就会知道俺是“舞林高手”。此风正盛时,学校请来一位北京舞蹈学院的女老师(或学生),好像姓陈。短发、白T恤、牛仔裤,打扮太一般了。可是上台一跳,惊艳全场!全校“沉默”了一周,其实是反思了一周,彻底明白了业余和专业的天壤差距。(我当晚借了针线把牛仔裤的窟窿缝上。)

还有一次,一位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来给我们上课,说自己当年在上学时,看完一场电影后,胸口两侧和大腿都是红的,原因是当镜头是近景时拍左胸,特写拍右胸,全景拍左腿,远景拍右腿,以此来学习电影剪辑。当晚学校礼堂放电影时,噼啪声超过电影原声。除此之外,那时学校虽小,但很多大明星都来过学校(脑海里记得那张很多女生和巩俐的合影)。当时很激动,现在想来也很感动。感谢这些大明星在百忙之中来“看望”这样一群——无比坚信自己将来也会成为他们那样的“小镇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之后

该结束了,无论是那时的生活,还是此时的回忆。毕业了,学校同学的身影逐渐减少。那时觉得学校每离开一位同学,自己的生活就少了一部分。当学校空荡荡时,自己的世界也是空荡荡的。学校之外是什么?我们离开学校之后是什么?恐惧、迷茫、伤感……熟悉的感觉让人不敢迈步,哪怕一小步。学校多好啊,即使之前多不完美,多少遗憾,但毕业时,她是我的一切。有同学去了南方,有人参军了,有人继续考学,有人去了剧组……而我到了四川电视台《金土地》栏目组当临时工。一天三件事:清洗采访车、给摄像机电池充电、打扫办公室卫生。一年后,我当了编导,拍了人生第一条短片《什邡农民自费学开车》。

最难忘的,还是当时一位女同学,毕业时只有19岁,白天去找工作,晚上回来自信地告诉大家:她去应聘了一个总经理的职位。有人起哄,而我却很佩服她。青春,怕什么?三十年后,她的样子依然清晰,甚至我觉得她身上的气质,就是三十年来川影一直在赋予每一个“追梦人”的、川影独有的“麻辣气质”(人生态度):青春,怕什么?人生,为什么?不去试,怎么活?不去做,怎结果!

好了,不抒情了。夜深了,谭咏麟的《青春梦》还在循环播放。我的青春梦,也还在循环播放。会忘记吗?不会。

李佳明于北京书

2023年5月26日 23:58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丨李佳明

编辑丨邹梅

复审 | 尹丹

终审 | 余乐

欢迎投稿:cyxctzb2020@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