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咏菊诗中,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是黄巢落第之后写下的,起义之前,他也曾经本本分分参加科举考试,希望做一个朝廷的栋梁之才,报效大唐。然而,晚唐的昏庸腐朽,令他渐渐失去了希望和信心。写这首《不第后赋菊》诗时,他是否知道自己将来会起义呢?谁也说不准。不过,就算他明面上并无此意,潜意识里恐怕也是蠢蠢欲动的。

前两句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可以很自然地跟他的科考失利联系起来,别的花早早就开了,菊花是后开的,但是菊花开时,别的花都凋谢了,黄巢这是在勉励自己,大器晚成,这次考不中没关系,下次一定金榜题名。

后两句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耐人寻味了,他觉得满城的菊花像是披上了金光闪闪的战甲,再没有文化的人读了也会认为,这不是一个落魄书生写的,而是一个志得意满的将军。后来的事,大家想必都清楚,黄巢确实揭竿而起,成为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的这首诗写得十分霸气,但是,他的后来者一模仿,却更加霸气了。这个后来者,叫做朱元璋。不信的话,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咏菊》

朱元璋 〔明代〕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朱元璋的这首《咏菊》诗,通俗易懂,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跟黄巢的放在一起,对比阅读,还是挺有意思的。

黄巢的前两句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而朱元璋却说“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朱元璋的表达明显更加自信和狂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用的是“待”字,说明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哪怕没有菊花,别的花到了秋天也会凋谢;而朱元璋用的是“吓”字,着重强调别的花是被菊花吓得败下来的,衬托出了菊花的霸气威武。

黄巢更偏重实写,朱元璋更偏重虚写。不存在谁好谁坏,实写更尊重现实,虚写更加具有艺术性,更能震撼人心。

黄巢的后两句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朱元璋却说“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明显是朱元璋的句子更具有主动性和侵略性

“黄金甲”这个喻体很经典、很重要,因此,朱元璋能写出这首《咏菊》诗,黄巢功不可没,朱元璋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妙手偶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朱元璋的《咏菊》通过描绘菊花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在建立大明王朝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决心、勇气和韧性,以及不屈不挠的信念。这首诗表面上充分展现了帝王眼里菊花特有的气质,实际上彰显了朱元璋内心的昂扬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