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最后1天,艳阳高照,当大家正准备迎接盛夏的酷暑时,住院60多天的萧林(化名),阔步走出ICU三区的大门,回到了本以为再也回不到的家中,再次获得了生命的重生。“今年儿子的儿童节,我没有错过,太好了......”他脸带笑容,开心的像个孩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又1例体外人工膜肺(ECMO)(以下简称“ECMO”)运行约30天的长程VV-ECMO获得圆满成功!

生命危在旦夕,ECMO团队迅速出击

3月25日,37岁的萧先生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7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时患者严重缺氧,病情危重,双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白肺”,吸入纯氧+非常高的呼吸机参数支持下,患者氧分压仍然勉强维持在50mmHg左右,处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阶段。

加上患者近200斤的肥胖体重,部分重要脏器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命危在旦夕,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疗团队立即启动院内多学科紧急会诊实施人工膜肺来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迫在眉睫。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三区ECMO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了救治预案,并在李桂成主任、李涛副主任的带领下为患者进行了VV-ECMO辅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CMO置管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ECMO置管前CT影像)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ECMO又称人工肺,俗称“魔肺”,是中重度ARDS患者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ECMO暂时为患者的“大白肺”救治赢得了一丝希望,但是接下来的救治却是漫长而棘手的。一是因为患者双肺已被病毒广泛侵犯,受损严重,肺部恢复起来较困难,二是因为患者此次肺部感染的微生物是流感病毒,病损的肺恢复起来相对缓慢。

果不其然,10余天的ECMO支持联合俯卧位治疗及对症精心诊疗护理,复查CT示,“大白肺”不仅未见一点点吸收,反而左肺100%实变,右肺90%以上受到侵犯。面对受损这么严重的肺,患者家属也开始异常焦虑,救治进入两难局面......

此时,李桂成主任和王香管床医生在耐心安抚患者家属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面对双肺受损这么严重的患者,死亡率很高,更何况ECMO运行过程中还要面对出血、血栓、感染等诸多风险挑战!特别是长时程VV-ECMO支持的患者,在ECMO运行的中后期,对医护团队的综合病情管理要求相当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最后满盘皆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CMO支持10余天后复查CT)

面对一位这么年轻的患者,身后是心爱妻子及一双未成年儿女的殷殷期盼,尽管治疗困难重重,如履薄冰,李桂成及吴娜带领的医护团队没有放弃,反而坚定了救治的决心!

李桂成立即组织医院重症肺炎MDT团队讨论,同时吴娜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循证探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精细诊疗护理措施,总结应用团队多年来在救治重症肺炎这一块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每日滴定诊疗护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ECMO支持20多天后患者双肺病灶终于逐步吸收,并于4月23日成功撤除了ECMO,继续呼吸机辅助通气。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云雾见青天

然而,撤除ECMO后,患者病情并未持续好转,机械通气30多天后,患者出现了难以避免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时因为患者前期淋巴细胞计数特别低,抵抗力差,出现了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稍微好转的双肺进一步恶化,病情再次反转。

此时团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再次进行深度镇静肌松及俯卧位通气;88kg的体重,实施俯卧位治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身上管路众多,特别是前期ECMO未撤机期间,需要6-7人才能对患者实施一次俯卧位,吴娜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虽是小小的身躯,面对患者却有无穷的力量,她们熟练的实施俯卧位治疗,操作期间未出现一次管路脱出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0余天的ECMO支持、48天的深度镇静肌松等综合管理、54天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60多次时长近1000个小时的俯卧位治疗,患者双肺病灶大部分吸收,成功脱离呼吸机,经护理团队的早期康复,萧林成功站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站起来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出院前复查CT)

该患者的救治成功,不仅再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标志着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重症肺炎、重度ARDS等疾病的救治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ATU。 )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瑛 杨文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