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最可贵的莫过于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与信任。5月22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同一天内收到了三位患者送来的两面锦旗和两封感谢信,以表达对医院肾病科医护团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服务细致的感激之情。

中医特色疗法,让他能够重新站立行走

71岁的王大爷患慢性肾脏病已有8年,因下肢水肿、不能行走并伴乏力纳差找到肾病科主任唐桂军教授就诊。

经检查诊断,王大爷血肌酐数值570umol/L严重超标、慢性肾脏病4期、高血压病3级、并伴有脑梗塞。

唐桂军辨证后认为,患者长期患病,素体虚弱,发病部位主要在肾,并累及心、肺、肝、脾、胃等脏腑,病机错综复杂,可归纳总结为“虚、瘀、浊、毒、湿”。

唐桂军带领刘彦妍主治医师为患者制定中医特色治疗方案:1.给予健脾益肾、活血化瘀、化湿降浊类中药汤剂口服,同时以扶正灌肠液通腑降浊。2.艾灸双侧三阴交等穴位,以通络舒经、利水消肿。3.脐火灸神阙穴,以益气补元、健脾补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一个疗程,王大爷的双下肢水肿得到明显改善、三餐饮食也恢复正常、血肌酐数值降到376umol/L。

王大爷的老伴不停感谢地说:“看着他能下床走动,这比治好了我自己的腿还高兴呀!”

临出院前,王老爷的家属特意送来两面锦旗,以此分别感谢肾病科医疗、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西医结合,让她平复哮喘、治愈下肢痿软

67岁的马女士近七年以来,由于肾经虚热所致下肢痿软一直无法独立行走,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病情并没有好转。今年一月份新冠感染后又并发了变异性哮喘,十分痛苦。经亲友推荐到医院肾病科就诊。

唐桂军主任带领于国俊主治医师查房后,为患者马女士辨证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先平复其哮喘:1.注射抗感染针剂以解痉平喘,雾化吸入剂抗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2.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口服中药汤剂健脾化痰、润肺止咳、消积导滞。3.患者胸背部给予中药塌渍治疗以温经活络,脊两旁膀胱经走形区域给予游走罐治疗调节心肺功能,并耐心给予“共情激励治疗”。

仅仅一周时间,马女士哮喘平复,咳嗽有效缓解。

长达七年时间不能独立行走、持久卧床,使得马女士在下肢痿软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生活和治疗的信心,但哮喘及咳嗽的痊愈让她心中重新燃起下肢康复的希望。

于国俊主治医师每天定时为马女士行针刺治疗以通经活络,双小腿红外线治疗以温经活血、改善下肢循环,口服辨证中药汤剂益气和血。同时,鼓励马女士积极康复锻炼,由卧床直腿抬高、空蹬自行车,循序渐进由家属辅助其尝试下床站立、搀扶行走,到最后独立行走,每一个喜人的进步背后都有肾病科团队精心呵护的身影。

经过三个疗程的调治,马女士喜笑颜开地出院了,她以默默张贴感谢信的方式表达对医院肾病科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心的治疗护理,让她和女儿倍感温暖

张女士患有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入院时眼睑及双下肢重度指陷性水肿、血糖高且波动大、左下肢麻木疼痛,胸闷乏力,行走20米上述症状即加重。

唐桂军主任医师和李星锐副主任医师针对患者情况,精心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降糖的同时,配合针灸、辨证口服中药汤剂等特色疗法。

住院期间,肾病科护士长李丽又带领护理团队给予张女士精心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指导及情志护理。

一个疗程后,张女士的眼睑及双下肢消失,气短乏力、头晕失眠、下肢沉重等症状明显改善。

临出院之际,张女士的女儿认真地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内容虽然简单,却一字一句饱含真情:“你们的服务让我们备感温暖,你们的医术让我们备感放心;母亲身体恢复了,做子女的也就放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朴实的言语,鲜艳的锦旗,彰显的是医患之间彼此的真诚与和谐,是对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最好的回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医护团队表示,患者的感谢不仅是对我们医疗服务的信任,更多的也是一份鞭策;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用温情、专业和关爱为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