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孙思邈和徒弟一起去散步,碰到出殡队伍,突然,孙思邈发现,车经过时,地上有几滴鲜血,他仔细一看,暗道不好,连忙让徒弟拦住队伍,说道:“快打开棺盖,人还活着!”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称为“药王“,他医术精湛,喜欢云游四方为百姓治病。

这天,孙思邈和徒弟在村里散步,迎面碰上了出殡队伍,正当灵车经过时,孙思邈发现车经过的地方有几滴鲜血,他走上前去,用手一摸,鼻子一闻,暗道不好。

于是,他让徒弟快去拦住队伍,他走上前去,说道:“快打开棺盖,人还活着!”

谁知,穿白戴孝的人急吼吼地过来了,指着孙思邈和他徒弟大骂:“什么人在这捣乱呢!你凭什么说人还没死?”

孙思邈严肃地说道:“死人是不会流鲜血的,你们去看车下面,现在打开,或许人还有救。”

众人一看,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不知道该不该开棺盖,毕竟这是很忌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一个老夫人看孙思邈的样子不像是胡说,于是她赶紧让人停下来,打开了棺盖。

只见,一个孕妇躺在棺中,脸上稍带血色。

经询问,孙思邈得知,此女子是老夫人的儿媳,难产而死。

孙思邈给女子诊脉,发现还有一丝脉搏,,于是,他拿出自己的银针,朝着女子肚子上扎了下去,过了一会,女子竟然真的慢慢睁开了眼睛。

更可喜的是,不一会儿,传来一声啼哭,一个孩子呱呱坠地。

老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他千恩万谢,就这样,孙思邈一针救二命的故事流传开来。

很多人慕名而来,找他看病。

唐太宗晚年,听信谗言,将宰相魏征罢黜为庶民,魏征忧虑烦闷,心情不好,便找孙思邈诊治。

孙思邈经过望、闻、问、切一顿操作,了然于心,他开玩笑说:“你没事,顶多就是月经不调而已。”

魏征本来心情郁闷,听他这么一说,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说道:“你这名医的名号是你自己取的吧,我可是个男人,哪来的‘月经不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孙思邈不理会他,径直拿起笔写了方子就走了。

我倒要看看你这方子写了什么灵丹妙药!然而,当魏征打开一看,只有四句打油诗,奉劝魏征,该吃吃该喝喝,天塌下来有人托着呢。

他一琢磨:“对啊,朝中的事自有皇帝和百官操心,我既然回了老家,就安心享受,岂不是美事一桩!“

想到这,瞬间想通了,再一联想孙思邈说自己的病症,他又哈哈大笑。

俗话说,一笑解千愁,从这以后,魏征再也没有了烦恼,专心在家享受惬意时光。

几天后,孙思邈再次来到魏宅,他乐呵呵的祝贺魏征,病已痊愈。

魏征不解,孙思邈捋了捋胡须,说道:“你原来思虑过度,导致肝气郁结,我便跟你开玩笑,想办法让你笑出来,笑中取乐,从而疏肝理气,这才奏效。“

魏征大赞孙思邈的心理疗法,亲自书写金字牌匾一块:药王治病有方,医术万古传扬。

孙思邈自小身体不好,家里的钱都拿去给他看病了,日子过得很辛苦,终日病痛折磨,让孙思邈很早就产生了学医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看来,只有精通医术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孙思邈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善于观察实践,对药物的研究颇有心得,在医学上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著有《千金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古代医药著作的珍品之一。

孙思邈非常注重医德,他认为医生应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在他的行医过程中,时刻保持着一颗爱心和同情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病人。

他不仅为病人开方治病,还会关心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他经常告诫医生们要尊重生命、爱护病人,虚心好学。

他高尚的医德精神,为后世医学界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们不断追求卓越,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