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34份广西桉树育种实验材料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开启了为期5个月的空间搭载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本次空间搭载实验桉树育种实验种子共计35.6克,其中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选送巨桉、尾叶桉、杂交桉种子25份,25000粒,26.6克;广西林科院选送尾叶桉、巨桉、斑皮柠檬桉种子9份,3600粒,9克。

桉树是广西从国外引种最成功的人工林树种。本次桉树种子上太空,为广西林木育种材料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桉树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轮伐期短、病虫害少、木材用途广等特点,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在全球范围广泛种植,与杨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

广西,是最早引种桉树的地区之一,至少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4550万亩,超过全国桉树总面积的一半;桉树活立木蓄积量1.86亿立方米,占广西商品林总蓄积量的26.5%;桉树木材产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占广西木材产量的8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种植面积、木材产量“全国双料第一”的桉树,广西快速消灭了宜林荒山,把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2.55%,全国排名第三,而且形成了一条从组织培养、工厂苗木、专用肥料、造林营林,到采伐运输、木材加工,到制浆造纸,再到板材生产、家具制造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广西分布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助推广西林业2022年实现总产值8800亿元,从2015年的全国第五位跃升到全国第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桉树已经成为广西第一大人工林树种,但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希望找到更高产、更优质、有更强抗逆性的桉树品种。以前的品种选育只能在地面进行,如今桉树种子上太空,通过利用太空强辐射、高真空、弱磁场、微重力等太空物理条件,诱发种子发生变异,比如染色体和DNA的改变等,为获得更优良的桉树种质资源提供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经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太空育种新品种超过200个;太空育种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园艺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太空育种技术及其成果在苜蓿等牧草林木、花卉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也有一定规模的推广应用。据统计,太空育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当然,桉树种子上太空,只是提供了变异的可能,并不一定能培育出优质品种,因为种子在太空中不一定会出现变异,即使有变异,这种变异也是非定向的,人类没有办法控制这种变异的过程,其结果也无法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天”,只是太空育种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飞船把34份桉树种子带回地球之后,研究人员会对发生变异的种子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一些种子进行培育。而这个过程,至少要经历三代,时间也要十几年。

任何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都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是有些努力,外人看不到而已。

或许,广西桉树会培育出优质的太空种子;或许,广西桉树会变成比现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