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阶段田间棉苗长势来看,今年棉苗普遍比往年偏晚了7天以上,棉农或技术人员都知道,当前的棉苗要促分化多现蕾。怎么促,促的是什么?----这里的促一定是促苗转化。气温高时,你不促,棉苗也会加快生长。一些平台或微信群还再讲解复硝酚钠、萘乙酸、赤霉素和氨基酸肥料施用问题,还要超常规促苗生长转化。如果此期乱使用激素超常规促苗生长,极有可能棉苗由弱转旺,旺苗就是晚苗,棉苗就会晚长蕾,那就给田间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棉苗低温长根,高温长茎。从近期棉花生长来看,今年棉花初蕾期一般为6月上旬,较往年偏晚了6-10天。而进入到5月底后,棉田多数进入快速生长期,有些棉田生长有6片叶,开始显蕾,也开始长果枝了。加之,近日高温,棉苗也明显日生长量较快。但整体还是显蕾晚,棉农多有想进头水的想法。天山植保坚持认为,有苗慢慢长!有苗不是不长,而是长根。此期不可乱用激素超常规管理。

当前棉苗管理的关键是促转化促早熟,早现蕾,多现蕾,现大蕾。

一、促转化

今年南北疆灾害偏多,棉苗整体生长缓慢,缺苗断条多,大小苗严重。当前棉花田间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促转化,消除大小苗。让棉苗早花芽分化,早现蕾,现大蕾。由棉花的营养生长多向生殖生长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化控促早熟

重点做好化控工作,化控也是消除大小苗的好手段。缩节胺化控遵循的原则,大部分棉农都知道,早、轻、勤;少量多次。只要不是盛蕾至初花期,缩节胺用量可以适当重点。如何把握缩节胺的用量呢?

怎么知道日生长量,那么就要测。田间要插生长尺,看每天的日生长量。可3天调查一次,计算平均数,如果日生长量在0.8厘米以上,一定要控,建议亩喷施缩节胺0.5-1.2克。也可根据株高除以10来确定缩节胺的用量方法来操作,如果害怕棉苗控了不长,可一次的缩节胺的量分两次施用(两遍化控可隔5-7天)。也可用调环酸钙加速转化,有效增加蕾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晚滴水促早熟

棉苗不怕不高,就怕不分化不现蕾。推迟几天进水没什么,红茎至少到50%以上,或现蕾期再进水也好。我公司技术人员近期回访发现农户急着催苗,采取滴水的方式催苗,近期温度忽高忽低,夜间温度偏低,不少滴了水反而出现死苗现象,主要原因苗弱遇低温高湿,加重根腐病发生,新根不发,造成死苗!虽然做不到见花灌头水,建议滴头水时间6月上旬为宜,今年的晚苗或旺苗建议尽量晚滴为宜,以促进花芽分化,早现蕾,多现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防虫促早熟

今年天气异常,农民更多关注出苗补种或者重播,对虫的防治做的相对较差,棉田中蓟马危害较去年推迟,危害量有所增加 。近期南疆小麦即将成熟,盲蝽蟓将会陆续迁飞至棉田,蕾期是盲蝽蟓危害重发时期,防虫压力不容小觑。

目前棉田棉花普遍在4片真叶以上,基本已过了棉蓟马的防治适期。建议目前棉田防虫的重点是棉蚜和棉盲蝽。两种虫害在低温阴雨条件下发生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棉蚜和棉盲蝽的防治工作,也是促早熟技术。如果棉蚜危害棉花,影响棉叶的光合作用,那么就会推迟棉花现蕾。如果棉盲蝽蛀食了棉蕾,那么就会减少棉花现蕾数,而成为晚棉花。

棉田有虫了不可怕,就怕不调查,乱打药。

今年棉田整体用药次数较往年偏少,棉田天敌数量较往年偏多,且棉蚜目前在棉苗一般为中心株发生阶段,建议当前蚜虫防控的重点在点片防治,合理用药降低棉蚜的虫口发生基数。

棉盲蝽的防治一般看危害状,看棉叶的孔洞破叶情况,在小麦收割前后一定要及时用药,群防群治,个别发生偏早偏重的区域可灵活掌握提前防治 。(天山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