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的花园一角。李霞摄

看着孩子们在家门口小花园的草坪上嬉戏,家住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龙湖开元小区的汪大爷开心极了:“过去,这块空地杂草丛生,就像一个‘渣场’,现在改造成了花园,我们的‘家’也变漂亮了,咱们的人大代表为居民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2022年8月,沙坪坝区人大代表李伟在官房寺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接待选民时,有居民提出希望能改造小区旁边“渣场”的意见建议。事后,为了详细了解情况,李伟约上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

走访发现,桥头堡这块地正好处在龙湖开元小区的旁边,约有6500平米,因为是属于已征未用地,街道管理起来十分困难,慢慢地这块地就变得杂草丛生,居民在此倾倒垃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调研情况,李伟向陈家桥街道人大工委提交了一份《关于改造桥头堡荒地》的建议,希望能彻底改变这片“渣场”的现状,提升人居环境。

陈家桥街道人大工委将该建议交由相关科室办理,并共同分析研究,梳理出改造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方面该地块属于已征未用地,街道没有权限对其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该地块面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怎样进行有效改造和利用,需要充分征求附近居民的意见。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要得到区级部门和辖区居民的双重支持。

于是,在陈家桥街道人大工委的建议下,该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破难题”工作小组,围绕居民需求,通过走访居民、召开意见征求座谈会等方式,确定了打造城市公园或者休闲健身公园的方案,同时利用区人大主任接待日的契机,将此诉求提交上去,争取区级部门的支持。在街道人大工委的努力推动下,最终被列入区人大主任接待日督办议题,由区城管局负责承办桥头堡公园改造项目。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原本的“渣场”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街心花园。“察民情,解民忧,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摸清楚群众的真实需求。陈家桥街道人大工委和代表们将持续开展‘亮身份 走街巷 听民意 办实事’活动,俯首听民声,倾心办实事,切切实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感。”陈家桥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说。(黎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