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网传长安汽车强制扣供应商10%货款一事,6月7日长安汽车作出了官方回应。

长安汽车在官方声明表示,目前从未收到任何供应商发来的“函件”,该公司强调网传函件所述“直扣产值”“直扣货款”等内容系不实信息。长安汽车表示,目前已就该函件涉及的诋毁商誉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对调整供货价格一事作出了解释。该公司表示:“因原材料价格变动、需求变化和技术创新等原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每年磋商供应价格,是汽车行业的一贯做法。”长安汽车表示,其采用的方式是基于与零配件企业的商务谈判,结算价格均按照商谈后签订的商务合同执行,而非网传的强制扣款。

长安汽车在声明中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诋毁商誉行为,我们将视后续调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并表示,长安汽车一贯主张与其他品牌及零配件企业携手共进持续通过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创造价值,并还利于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前,在网传的《保护中小汽车零配件实体企业刻不容缓——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中,自称是长安汽车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控诉长安汽车采购部,称长安汽车为应对部分车企降价引起部分车型滞销,不顾合同约束,强行扣除10%的供应商货款。同时,这份申诉函指出,长安汽车强行扣除10%的货款行涉嫌违法,会让中小供应商陷入生存危机,甚至引得全国有其他主机制造厂打算效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后,飞灵汽车向长安汽车一位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不信谣,不传谣。”而对于飞灵汽车6月6日获取到的上述申诉函中所提及的,落款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且加盖公章的《基于‘生存、战略、竞争、客户’,共同应对——致供应商伙伴的函》,这一文件的真实性,截至目前,长安暂未作出回应。

在这份未经官方证实的《基于‘生存、战略、竞争、客户’,共同应对——致供应商伙伴的函》中,长安汽车提议2023年,各供应商从材料、制造、 工艺、一二级件、物流等全面自降本,降本10%,并且长安汽车还推出了“1055”互惠共赢政策、集中采购政策、联合开发政策和STCR采购政策四大优惠政策。为了促进上述优惠政策的实施,长安汽车将对供应商实施分段渐进式的挂账正常政策。其中,5月开始按“96.5%”挂账,并追溯1-4月已挂账部分;7月开始按“93%”挂账,并追溯1-6月已挂账部分;9月开始按“90”挂账,并追溯1-8月已挂账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为长安提供内外饰零部件的供应商表示曾收到过长安汽车类似函件,并证实了扣除货款一事,但是扣款幅度没有10%那么多。但是并非所有配套公司都收到了长安的扣款致函。界面新闻援引4家重庆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消息称,目前与长安均保持着正常合作关系,长安汽车并未对其货款进行克扣,公司款项来往也一直都按合同结清。

虽然长安汽车已经就上述申诉函的内容进行辟谣,但是这一事件的热议背后,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一方面,车企为了维持价格竞争优势纷纷卷入了“价格战”,另外新能源补贴退坡增加了新能源车型的成本。再叠加年初车市低迷等因素,一季度车企车企普遍出现了销量下滑和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另一方面,价格下降带来的盈利下降问题必然导致车企更严格地把控成本端,并将压力向上游传递。据媒体报道,上汽乘用车此前曾还专门为组织经销商开会,要求供应商配合降本;另外,还有网友爆料江铃汽车按5%折扣弄临时价格,否则不给供货商对账。另外,从供应商盈利情况来看,据飞灵汽车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一季度财报的25家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8家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滑,有4家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价格战,中汽协就曾发文呼吁:“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汽车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中汽协方面认为,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战”并未随着4月全国范围的政企补贴的结束而结束,从降价变为新车价格大战。与此同时,新车价格战正在从自主品牌向合资品牌之中蔓延开来。比如:4月份上市别克中大型纯电SUV ELECTRA E5给出了极具诚意的20.89万元起的价格;同为别克旗下的全新一代别克 君越 参数 图片 )更是将入门车型售价下调了近4万元。随后日系三巨头也卷入价格厮杀,新 卡罗拉 、超混电驱奇峻和全新 雅阁 三款车型的接连上市,被视为日系反攻之战。

“不少新车几乎是压着财务成本在打,从商业逻辑来看,这种大幅割肉的定价模式对于实力不济的品牌来讲无法走长远,但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无法保证今天是否能活着,那未来又有何意义。”乘联会指出。明面上的价格战不再,但目前的流行的新车“定价战”则更考验车企的成本管控能力,也势必会进一步向上游供应链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