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云南保山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部分红外线相机捕捉到中华鬣羚的珍贵画面。

值得欣慰的是,这也是继2021年后第二次记录到中华鬣羚。中华鬣羚,又叫明鬃羊,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已经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有资料显示,中华鬣羚属牛科鬣羚属野生动物,为易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般体长1.4米-1.5米,体重50-100公斤,并且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因而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

在我国古代因野生动物资料相对较少,加之中华鬣羚有“四不像”的古怪外形,民间还称之为“麒麟兽”“天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生活习性方面,它们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冬天通常在森林带,夏天转移到髙海拔的峭壁区,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

再加上生性胆小、行踪隐秘,常在悬崖峭壁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觅食,因此能够检测多多只中华鬣羚活动的场景也实属比较罕见。

另外比较欣慰的就是,在大雪山子保护区不同点位也拍到了三只中华鬣羚。在视频画面里,它们或边觅食边回头舔舐毛发,或在密林空地上边悠闲地散步,用一双发光的眼睛盯着镜头玩起“自拍”,或在漫步在陡峭石坎上,还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小心翼翼地窥视着周围环境的动静……

而这些也表明它们的栖息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也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