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是一个系列,全面讲解曾国藩的升迁方法,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第十九招——有违律例时,要换一种思路操作

在官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在升迁的考察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私事而翻船,如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被他人举报,轻则被处罚,重则丢了乌纱帽。

其实,一个人无论官做得多大,地位有多显赫,都有三亲六戚,难免会有一些私事缠身,避免不了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朋好友获得某些便利或好处。那么,即使在违反律例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受牵连,获得升迁呢?

可能有读者看到这里后,会有疑惑:这不是提倡他人去违反律例、假公济私吗?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此人太愚蠢了!

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早年在京为官的时候,就曾因私事与大清律例产生冲突而苦恼过,不过,他的处理方法非常有谋略,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最终在升迁时刻不仅未受到牵连,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自己的仕途更加顺利,甚至官升两级。

下面,我们就通过曾国藩的两个真实案例来详解。

案例一:父亲大人要违背大清律例

案例一:父亲大人要违背大清律例

道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45年,这一年,35岁的曾国藩成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眼看离朝廷大员仅一步之遥了。

这一年,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带着一家老小到京城探亲,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父亲却给曾国藩出了一道难题。

曾国藩的父亲是秀才,教了大半辈子书,到了京城后,最想去的地方就是翰林院。

翰林院作为天下文人最为向往的地方,曾国藩的父亲有这个想法也不奇怪。按照曾麟书的理由,自己的儿子既然是朝廷大官,而且经常和道光皇帝见面,不要说去参观一下翰林院,就是想看看道光皇帝办公的地方,也是能做到的。

曾麟书虽然是一名秀才,可对大清的律法并不了解。按照清朝的律例规定:翰林院官员擅自带亲属进入办事区,死罪!

可无论曾国藩如何解释,其父亲就是一根筋,认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想看看翰林院到底长什么样子,否则,死不瞑目。

曾国藩是一个孝子,他既不想伤了父亲的心,可也不想丢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况且,这还是杀头的大罪。

那么,曾国藩将如何处理呢?我们先看完第二个案例后,将谜底揭开。

案例二:曾国藩的弟子为何都能金榜题名

案例二:曾国藩的弟子为何都能金榜题名

曾国藩在京城的时候,由于生活拮据,一边当官,一边收授门徒,而晚清赫赫有名的李鸿章、郭嵩焘等人,就是曾国藩的第一批弟子。

在曾国藩的第一批弟子中,总共有10人。让曾国藩名声大噪的是,他的10名弟子,均在当年的会试中,金榜题名,而且,名次都比较靠前,其中李鸿章是第五名,郭嵩焘是第十二名。

这样的好成绩,也奠定了曾国藩是当时的金牌导师、文人楷模的地位,而且,后面从来没有任何人超越。

这真的是曾国藩教书教得很好吗?并不完全是,而是曾国藩当时确实有一个非常大的权力,他是这一年会试的出题大臣和阅卷大臣。

可当时的考卷要经过20位大臣仔细看后,才能择优录取,难道曾国藩还能作弊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上两个案例,其实都和曾国藩的私事相关:

一个是要帮助自己的父亲实现参观翰林院的梦想,另一个是要帮助自己的学生们金榜题名。

无论曾国藩如何做,他都有违大清律例。可事情就真真实实发生在曾国藩的身上,不仅对他的升迁没有丝毫影响,处理完这两件事情后,他还官升两级,先后被升授为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正三品太常寺卿。正式成为大清王朝的大臣。

曾国藩“假公济私”的过程,就是一场深谋远虑的斗智斗勇过程。那么,他是如何操作的呢?

请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