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龙潭长江大桥架起2818米“空中走廊”

6月12日,龙潭长江大桥建设取得重要进度——大桥上部猫道施工顺利完成。至此,龙潭长江大桥空中施工通道实现全线贯穿,为后续主缆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潭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南京段与镇扬段分界处,线路起自仪征境内江北长江大堤,向南跨过长江,经南京龙潭,止于 S338 省道交叉处,路线全长约 5 公里。跨江主桥采纳主跨 1560 米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 +100 米简支钢箱梁跨江南长江大堤,南北塔均为群桩基础,北锚为圆形地连墙基础,南锚为矩形沉井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道作为悬索桥上部构造施工最重要的高空作业通道和临时作业场地,将在上面完成大桥索股牵引、索股调整、主缆紧固、索夹及吊索安装、钢箱梁吊装、主缆缠丝防护等施工作业。猫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关系到整个上部构造施工的安全质量,被称为悬索桥的 " 悬空生命线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潭长江大桥的猫道宽约4米,中跨跨度1560米,最低点距离江面约90米。单侧猫道承重索由10根54毫米粗的高强镀锌钢丝绳构成,左右幅猫道间通过15个横向通道连接,在满足左右幅猫道之间人员的通行的同时,提高了猫道自身的整体稳定性。猫道铺装任务完成后,将为架设大桥主缆提供安全可靠的施工平台,估计7月初开始主缆架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沅水特大桥主桥全幅合龙

6月12日上午,相伴最后一车混凝土精准浇筑完成,沅辰高速辰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实现全幅合龙,为沅辰高速项目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沅水特大桥为沅辰高速公路关键操纵性工程,是连接沅陵、辰溪等地主要跨沅江通道。大桥左幅桥梁全长718米,右幅桥梁全长746米,主桥长560米。面对大跨径连续刚构线形操纵难度大、桥梁施工周期长等特点,项目部成立QC课题研究小组,邀请国内知名桥梁专家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精细管控,成桥线型、顶面平整度、箱梁外观质量及右幅合龙误差均高出设计要求,合龙段误差操纵在5mm之内。

03

精细作业如“绣花”!沿江高速首座超6000米特长隧道双幅贯穿

6月10日,经过建设者们的昼夜奋战,沿江高速宜金段黄角坪隧道双幅顺利贯穿,成为沿江高速首座双幅贯穿的超6000米特长隧道,标志着沿江高速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角坪隧道位于凉山州金阳县,左线全长6571米,右线全长6586米。该隧道进口端接德姑大桥,出口端接大河坝特大桥,地质情况复杂,且出口端约412米为连拱段落,施工及安全管控难度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该隧道总长超6000米且沿金沙江布线,隧道线路布设极其困难,左洞为先行洞,右洞为后行洞,左右洞作为连拱隧道间隔极小,最窄处48厘米约等于一张A3纸的宽度。先行洞成形后,后行洞的爆破作业就像在剥了壳的生鸡蛋内膜上作画,必须要精准把控爆破,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后行洞。在黄角坪隧道施工中,这样的段落有400多米,无异于是在用挖掘机“绣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解决以上施工难题,项目团队成立科研攻关小组,一是创新发明了多功能干字型地下排烟系统,解决了黄角坪隧道排烟困难问题,该系统获得2022年第三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银奖;二是通过优化爆破设计方案,采纳梯段微差爆破技术,有效保证了双连拱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隧道与地下空间创新奖二等奖,相关创新技术应用获得行业内专家及同行高度认可。

04

渝万高铁首座隧道顺利贯穿

6月12日,随着最后一声爆破声响,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铁张家村隧道顺利贯穿。该隧道为全线首个贯穿的隧道,标志着该项目隧道标准化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为后续隧道开挖积存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张家村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设计时速350km,埋深浅,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方制定了隧道施工专项方案,强化人员和机械设备配置,过程中根据隧道埋深和围岩情况,动态调整爆破参数;严格执行掌子面验收程序,规范施工过程标准化;落实工序报检程序,狠抓过程管控,做好工序衔接和后勤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沪渝蓉高铁杨树河特大桥正线连续梁顺利合龙

沪渝蓉高铁杨树河特大桥正线连续梁6月11日顺利完成中跨合龙,为加快实现沪渝蓉高铁武宜段7标全面贯穿打下坚实基础。

杨树河特大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为上行线、正线、下行线三线,是沪渝蓉高铁的操纵性工程之一。杨树河特大桥全长736.7米,共有桥墩62个,其跨路部分采纳了挂篮悬臂现浇的连续梁施工方法,最大程度降低对公路行车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连续梁施工中,合龙段是桥梁挠度最大的地方,其施工质量对全桥建设至关重要。为提高合龙段施工质量,技术人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克服高温天气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第一是合理添加混凝土膨胀剂,根据日前气温情况,技术人员紧锣密鼓地展开各项试验,确定混凝土膨胀剂的最佳配合比,争取发挥混凝土徐变最佳效应。其次是优化工序,增加合龙前预张拉工序,再加上劲性骨架和预压配重,使合龙段两端紧密锁牢,幸免梁体及模板高低变化影响合龙质量。最后是在合龙段施工期间,项目领导和现场技术人员全程盯控,确保连续梁高质量顺利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