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友(心系远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大佛寺,地处市中心民主西街,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89年),历史上曾是西夏、元、明、清时期的皇家寺庙。现存建筑基本上保持了千年前的原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地处河西走廊要冲,加上与皇家的密切联系,形成了其在佛教领域的特殊地位,处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正如山门上的楹联:

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站在山门后面的牌坊前】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皇家寺院

走进大佛寺,给人的感觉就是气度非凡。沿山门往里,依次为牌坊、钟鼓楼、大佛殿、大成殿、藏经阁、直至土塔,贯穿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右左配殿呈对称式排列,造型别致,布局严谨,凸显出一派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寺内除了原有的古建筑、卧佛外,还有佛教艺术和典籍陈列,如同一座集建筑、雕刻、壁画、雕塑、经籍于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其中著称于世的有“三绝”:

全国最完整的西夏寺庙建筑群

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

保存最完整的《北藏》藏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落一角】

藏龙栖凤,与历代皇室的密切关系

万道霞光遮凤辇

千条瑞气罩龙楼

这是大佛殿二楼的一副楹联,反映了大佛寺历史上与几代皇室的密切关系。

早在西夏之前,大佛寺即为河西走廊一带的佛教中心。西夏崇宗李乾的母亲梁太后笃信佛教,常到大佛寺居住,与善男信女们一起烧香拜佛。去世后,崇宗勅建大佛寺,供奉佛像为母祈福,从此奠定了其皇家寺庙的地位。同样,相传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别吉太后也笃信佛教,在来拜佛许愿时生下了他,去世后被安葬供奉于此。直至明清时期,还有5位皇帝分别送经书、赐匾额,足以说明历代皇室与大佛寺的渊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佛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佛殿“无上正觉”匾额,清乾隆皇帝赐】

卧佛与大殿,开创佛教界的两个“之最”

大殿,是寺庙建筑的主体,呈长方形重檐歇山顶,殿身由两层楼阁组成,面宽11间,进深9间,长48.3米,宽24.5米,高20.2米,面积达1183.35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建筑。

室内塑像,为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金装彩绘,造像精美,气氛祥和,为亚洲最大的室内木雕泥塑卧佛。四面墙及上层板壁上还绘有山海经、西游记、佛经故事等壁画,面积达530余平方米,人物传神,栩栩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佛殿室内卧佛,壁画和雕塑】

姚氏尼姑,打开万卷藏经之谜

藏经殿,已开辟为佛经教籍陈列厅,分张掖金经、经柜梵夹、御赐北藏、坊刻佛经4个单元,集中展示了明英宗颁赐的《北藏》佛经,其中600卷泥金手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享有“张掖金经,稀世之珍”之誉,为大佛寺的镇寺之宝。

看完展览,深感震撼。同时脑子里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距今700多年前的珍贵佛经,如何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经殿内展示的藏经(上)明英宗皇帝的圣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柜梵夹】

走出展厅,在左侧的一尊雕像前,便打开了这心中的“问号”。

雕像的主人是姚氏尼姑,-位生于苦难历经坎坷死于大火的普通尼姑。正是她,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寺内的万卷藏经,也正因如此,人们才在她的身后为她刻像立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氏尼姑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树立在大佛寺藏经殿外的一尊汉白玉塑像,端坐在玉莲宝座上的是姚氏尼姑,下面有她的简介。展开简介,就会打开一个万卷藏经之谜。

公元1445年,明正统十年,英宗朱祁镇将正统5年版制印的6361卷《北藏》佛经赐给大佛寺,其中包括官版印刷的经卷345种、685函、3584卷;北藏经版822块等。从北京出发,历尽艰险,5年后才到达寺内。时值钦差王贵驻守张掖,决定出资将《北藏》中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用泥金抄写了一本,耗真金白银达数千两,令人叹为观止,成为镇寺之宝。

《北藏》,被称为佛教百科全书,“佛国天书”,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更是弥足珍贵,世代相传,历尽沧桑。

1941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欲进驻大佛寺,为使佛经免遭灾难,时任国民党张掖县党部书记张声威与大佛寺主持妙显商量,把存放《北藏》等经卷的经橱全部秘密砌在藏经殿东的围金柱后面,形成一道夹壁墙内的密室,知者甚少,并由寺中住持一任任传给最信任的弟子守护。

1952年,妙显圆寂,临终嘱托姚氏守护。姚对此守口如瓶,无人知晓。

1975年腊月23日,大佛寺土塔旁边的一间小屋因火炕失火,居住在小屋里的74岁的尼姑姚氏不幸烧死。事后,人们将她的骨灰取出来,葬在了马蹄寺。

1995年,20之后,寺院在翻修被火烧的那间小房子时,才发现了从她的卧室通行藏经殿的一个暗道,那边便是藏经殿内由夹壁墙形成的密室,长40米、高20米、宽4米,12个经橱整齐地排列在那里,里面装满了佛经。分别为明永乐、正统年间官版刻印的:

《大明三藏圣教北藏》1261部、6647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622卷 一一金银粉抄写

雕印佛曲15册、佛画20多幅

《大唐西域记》手抄一册

御赐经版822块

明英宗圣旨1卷

清代写经200卷

这是继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之后,我国发现数量最多、最完整的佛教文献,震惊了佛教界,成为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次惊人的发现。人们在欢庆之余,想起了她的守护神——姚氏尼姑本觉。就在大佛寺藏经殿边上,她生前居住的地方,为她立了雕像。由此,也揭开了一个隐藏几十年的姚氏民姑本觉保护万卷佛经的传奇故事。

姚氏,1901年出生在甘州的一个贫农家庭,和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一样,她没有名字,在家里排行老三。18岁时曾出嫁,但不久丈夫因病去世,她心灰意冷,誓不改嫁,手拿念珠,日夜静念。45岁时,在永昌一家寺院削发为尼,法号本觉。

1952年,她来到甘州大佛寺,住进了藏经殿旁土塔北侧的土木结构的小屋里。这里有一条通往藏经殿夹层里的暗道,大佛寺主持妙显圆寂前将看护藏经的任务秘宻传给了她。从此,他就成了这万卷藏经的最后知情者。青灯古佛,自甘寂寞;在生活困难的年代,贫病交加,忍饥挨饿;特别是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还被当作“牛鬼蛇神”批斗,威逼恫吓,引诱哄骗,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风险和压力。这一切,她都默默忍受着,始终守口如瓶。如此坚守二十余年,使寺内的万卷经书完好无损,直至那场吞噬了她生命的大火降临。

最终,她成为了这批藏经的最后知情者,守护者、殉情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弥陀千佛塔,高33.37米,始建于西夏重建于明代。也叫土塔,为明代张掖五行(金木水火土)塔之一】

2023.6.12整理于山东济南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1970年11月入伍,1984年1月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李勋修/尤宝清《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