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墓位于河南省尉氏县蔡庄镇南3.5千米处的大朱村内。因弟子阮瑀、苏林、路粹等为纪念东汉书法家、左中郎将蔡邕,建墓立碑,故名。原蔡邕墓坐北朝南,非常高大,占地数亩。墓前有三进院祠堂,非常壮观威严;祠堂内外古柏成林,十分肃穆幽静。明、清《县志》记载是尉氏县八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世纪60年代,蔡邕墓封土堆仍占地1.2亩,高10余丈,站在墓顶可看到邻县鄢陵县城的文峰塔。古蔡家祖坟占地几十亩,方圆5.4顷皆是墓产,殿堂庭院,碑廊松柏,牌坊神道,整齐威严。《钦定四库全书》《成化河南通志》《康熙开封府志》等记载:“蔡邕故里在尉氏县西南三十五里;蔡家庄在尉氏县西南三十五里,蔡邕宅及其先世之墓皆在此。”今墓前有墓碑和碑楼,碑高200厘米、宽70厘米,上书“汉蔡中郎墓”五个隶书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邕祠堂占地9.6亩,有主房(享殿5间,内塑蔡邕像),东西厢房各3间。祠堂前立碑数通,可惜于20世纪50年代因修水利设施所毁,祠堂房屋也于20世纪70年代因办学而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郡尉氏县圉乡蔡家庄(今河南尉氏县蔡庄镇蔡庄村)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少年好学,师事太傅胡广。官至左中郎将,封高阳侯,后世因以蔡中郎称之。蔡邕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著有诗赋、论、议、碑、诔、铭等共104篇。

他的词赋以《述行赋》最有名。蔡邕的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尤其蔡邕所创“飞白书”这种独特书体,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价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蔡邕不仅是东汉的大书法家,而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传世书论有《篆势》《隶势》《笔赋》《笔论》《九势》等,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蔡中郎集》,系后人辑本。2006年蔡氏后裔在蔡邕墓前重新立碑予以缅怀先祖。1985年7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图 / 尉氏县民政局 睢永奇)

编辑: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