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的东部,坐落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山村,它的名字叫做王林。在山东的广袤大地上,诸如王林、皇林之类的村落名字屡见不鲜,而其中的“林”字,实则是古代墓葬的别称,如同那声名远扬的孔林、孟林一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由此,不难推想,这王林村中,或许就蕴藏着古代墓葬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墓的墓主人身份,长久以来如同一个谜团,其真实姓名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使得古代的典籍记载也难免出现偏差。在清康熙二十八年的《费县志·地志·陵墓》中,此墓竟未留下只言片语;光绪二十五年《费县志》和杨佑廷的《费邑古迹考》也仅仅将其作为一座无名的古墓,附列于《邱墓》的附录之中,描述道:“云台崮前古墓,墓高数丈,周数十武,墓前有石门、寝殿及配廊,皆黄绿瓷瓦,今已无,俗传为鲁王墓,无碑碣可考。”

然而,历史的真相终于在1966年春天的某个时刻被揭开。当这座古墓被挖掘开来,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以及墓葬的年代终于得以水落石出。原来,这座古墓并非传说中的鲁王墓,而是明代弘治年间分封到山东临沂的明泾简王朱祐橓为自己预先营建的寿宫。然而,朱祐橓最终并未长眠于此,而是迁葬回了北京。真正安息在这里的,是他的妃子曹氏。

王林与沂州府之间,相隔的直线距离逾七十里之遥。然而,曹妃却独独选中了这片土地作为她长眠之所,其中缘由颇为神秘而富有诗意。相传,曹妃曾有一梦,梦中她见蒙山前怀藏有一方宝地,宛若天地精华所聚,气韵生动。梦醒之后,她心念所动,遂命风水师寻觅此梦中之境。

风水师不负所托,觅得这片高原,犹如天地间的明珠,迎来送往,气运亨通,占地之吉无以复加。曹妃见此地属文蒙山环抱,实乃宅兆之佳选,遂不惜花费十万贯巨款购得此地。南北长一百二十步,东西阔八十一步,恰似天地之间的一幅画卷,巧夺天工。

此地东有青龙蜿蜒,西有白虎雄踞,南有朱雀展翅,北有玄武镇守,四象齐聚,犹如天地间的守护者,共同守护着这片宝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妃子因病香消玉殒,岁月流转,七载之后,泾王朱祐橓亦追随爱妃而去,魂归九泉。遗憾的是,他们的儿子朱厚烇尚未承袭王位,便早早离世,断了泾国王室的血脉。依据明朝的宗法制度,泾国遂被废除,泾王亦可归葬京郊,与先祖安息。

因此,那昔日静卧于王林陵墓的曹妃,亦被迁回繁华的京城,与挚爱泾王朱祐橓重逢,共赴黄泉。他们合葬于西山脚下,那里是现在的北京西山金王府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们的故事也随着这片土地,流传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王林墓葬的规制来看,它犹如一幅精致的画卷,诉说着泾王朱祐橓与其两位爱妃的深情厚意,是他们期待百年后得以安宁长眠之所。然而,命运弄人,泾王府的香火并未得以延续,朱祐橓离世后,他的遗体也重返京城,那曾经的藩国,在世间仅仅存活了一代46载,便随着历史的洪流而消逝,未能给临沂留下多少明代藩王的宝贵遗物。

岁月无情,王朝更迭,如同流水般匆匆逝去。昔日泾王朱祐橓所筑的奢华陵墓,如今已空空如也,只剩下半隐半现的轮廓,在荒草野外的风吹雨打中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而沂州城内那座曾经富丽堂皇的泾王府,也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尘埃,只留下一片苍茫与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