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sir新媒体,专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以及个人品牌IP打造、情感、婚恋、美文创作与分享,知识进阶,各类学习课程应有尽有!

公元756年,刚稳住潼关防线的高仙芝,就被唐玄宗派来的100陌刀手包围。望着副将封常清的尸体,高仙芝哭道:“封二,从卑贱到显赫,是我提拔你做了安西节度使。如今你我共赴黄泉,难道也是天意吗”?安西军两任节度使,尽为唐玄宗所杀,安禄山叛军再无人可挡……

当唐朝的年号改变的那一刻开始,唐朝慢慢的开始走向了衰败。唐玄宗在中年的时候,认为自己的政绩已经非常厉害了,唐朝在他的治理下也是一片祥和,便开始不理朝政,整天和妃子们一起玩乐,而朝中的事呢就让宠妃的兄弟担任,渐渐的,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在。

公元755年,安禄山带领大军攻到了长安,著名的“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帷幕。

而此刻的唐玄宗才感觉到危机,由于唐朝近百年都没有战争,因为他们只顾享乐,而到了要上战场的时候,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

唐玄宗在和大臣们商量该派谁去平反时,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他非常愤怒,骂道:“一群没用的东西,朝廷养你们是干什么的?”

此刻,封常清站出来说:“陛下,卑职自愿前往,能为国家分担是卑职的荣幸。”接着又说,“现在的唐朝已经太久没有打过仗了,恐怕大家已经不知道怎么去战斗了,但我相信事情总有转机,我们只需要发一个招募令,招募从军的人才,相信卑职很快就能取得这一战的胜利!”

唐玄宗一听,大喜过望,他说道:“好!朕封你为范阳节度使,这次平反战争由你全权负责!”封常清领命后,便发出了招募令,招募令一出,很多人争相报名,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招募到了六万人。

由于这些人都是新兵,有勇无谋,没经过训练的他们很快就被安禄山打败了,他们根本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而封常清又缺乏经验,因此他们一直被安禄山压制的死死的,丝毫没有战胜安禄山的迹象。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封常清只好求助于老朋友高仙芝。

高仙芝分析了此刻的战况,表情十分凝重的说:“现在已经没了其他的办法了,只能在靠近洛阳的潼关跟他们一决高下,潼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优势能让你们打赢这场战争。”

但由于潼关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近了,如果封常清没守住,那安禄山将会直击要害。

于是,对于封常清的打法,唐玄宗并不同意,还把封常清的职位剥夺了。并命令高仙芝担任将领,并且还派了自己的亲信边令诚去战争前线督促高仙芝。

然而这场战争注定是以失败告终,毕竟高仙芝带领的士兵都是新兵,再加上人数比安禄山的士兵少了不少,即使高仙芝再厉害,也不可能把安禄山打回去。

唐玄宗的亲信边令诚又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宦官,什么也不懂。

当他进到军营的第一天,竟然向高仙芝索要银钱,高仙芝自然是不愿意,自己在前面卖命,而这宦官一来就得摆架子不说,还敢公然收受贿赂,气急的高仙芝破口大骂:“你这阉人,给我滚出去,别在这里碍眼!”

边令诚看到高仙芝的态度,自然是不想放过他,但他也明白,这个时候高仙芝并没有什么可以挑错的地方,不好参他一本,于是便一直在军营中寻找机会找高仙芝算账。

公元755年底,安禄山带领大军一举攻下了洛阳,加上他们已经连胜多次了,安禄山的势头正是最强劲的时候,不能跟他硬碰硬,无可奈何的高仙芝只好带领所有人撤退了。

与此同时,这也给了边令诚可乘之机。他直接命人给皇上禀报了高仙芝的“种种恶行”,并说他贪生怕死,不敢对阵安禄山,一直带人往后撤等。

唐玄宗听到后,也是老糊涂了,竟然相信了边令诚的话,并直接下令处死高仙芝二人。边令诚昂首挺胸的带着唐玄宗派来的人就朝着军营出发了。

公元756年,边令诚带着一百名刀斧手来到了封常清的军营,在宣读完皇帝的诏书之后,就下令处死了封常清,并带着他的尸体又去找高仙芝,和封常清孤身一人不同,高仙芝身边跟着他的亲信,如果太过分,那高仙芝有可能会起兵造反。

想到这里,边令诚对高仙芝说:“陛下对你的恩情大过于天!”

然后继续把诏书读完后,就想处置高仙芝,而听完诏书的高仙芝直喊自己是冤枉的,里面的罪行他从未做过!

但他明白又不能违抗皇上的命令,于是对着士兵说:“我之所以带领你们撤退,是因为我们现在并不具备与之对抗的能力,经过一番休整过后,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对抗敌人,如果大家都觉得我是冤枉的,请大家一起喊出来,好让我死的明白!”

一声声“冤枉”响彻天际,此刻,高仙芝望着副将封常清的尸体,他哭着说:“封二啊,从卑贱到显赫,是我提拔你做了安西节度使。如今你我共赴黄泉,难道也是天意吗?”

说完,高仙芝英勇就义。两位有能力的大将就这样被唐玄宗赐死了,安禄山叛军再无人可挡……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