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的普及与发展,一些餐厅主动推出扫码点单服务。最近,上海市民夏老伯和老伴前往某餐厅就餐时,却被告知只能“扫码点餐”。老人习惯使用老年手机,根本无法扫码。最终,面对餐厅的规定,他们只能被“数字鸿沟”生生挡住,二老“悻悻离开”。(6月14日 东方网)

近年来,移动支付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已经成为我国众多消费者日常的主要支付方式。数字技术在较年轻群体中的普及与运用使得他们更加青睐移动支付这种便捷快速的付款方式。“付款码”出现在街头巷尾,成为生活中的各种交易场景的“常客”。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相较于传统的支付手段,扫码点单方式具有高效性与灵活性。但是对于数字鸿沟之外的老人以及一些特殊群体来说,将扫码支付作为唯一的付款渠道则可能对他们“不太友好”。

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在当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

首先,作为市场的经营主体,商家在运用“付款码”提高交易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应保留现金交易渠道。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虽大,使用者虽众,但仍然不能忽视“大多数”之外那些没有搭上信息化快车的少部分群体。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数字化在使得社会更加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为数字“弱势群体”带来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也就更加需要市场经营的商户们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对于难以操作数字设备进行消费的群体,要加以帮助与引导。古时经营讲究“童叟无欺”,而智能化普及的当下,就要“来者不拒”。

帮助智能化时代的“弱势群体”脱困,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与监督也必不可少。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在保证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力度普及教育,通过家庭内部交流,简单培训等方式推动数字技术进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为老人留出潮流冲击下的缓冲空间,也要让他们看得见数字技术的好处。无论如何,科技总会向前发展,提高智能化设备普及率,让老人真正融入数字时代才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数字化产业革新的当下,在让大部分群众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增加对数字“弱势群体”的关注,努力使得他们融入这个大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老人在信息化潮流之中的疏离感。让尽可能多的人成为数字红利的“享受者”,而非时代潮流的“滞后者”,让科技成果与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与温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