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桐山

随着香港社会人口老龄化,结构性劳工人口缩减,多个行业均面对人手严重短缺的情况。因此政府近日为建造业及运输业推行公布“行业输入劳工计划”,配额上限为2万人,以及为其他行业推行“补充优化劳工计划”。由于这次输入外劳的配额较多,计划公布之后,香港社会已经出现不少反对的声音,为此我想给政府出出主意,关于输入外劳这件事不如给市民画画大饼,说不定可凝聚大家支持输入外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每次提及输入外劳这件事,香港社会一些有关行业的劳工团体,包括一些建制派的政党团体都站出来反对,算是杂音比较多的一件事。但是无论反对的声音有多大,不得不承认香港多个行业的劳动力紧缺,已经影响到香港的核心竞争力,还有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

对于本地从业员而言,利益攸关,俗话说“多个香炉多只鬼”,虽然自己的饭碗不至于会被打烂,但是起码自己谈判的筹码会变少了,所以他们必然是反对的。不过实际上大部分市民才是真正享受这些产品或服务的重要的持份者,他们的声音才是更应该被尊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个比方,如果政府要加快公营房屋的建设,那么大部分基层市民就是最大的受惠者,那他们的声音才是需要尊重的,不是说我们只听建筑工人的声音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我觉得政府的施政可以聪明一点,善于给大部分的市民带来希望,才能凝聚多数人支持的声音。就好像这次政府公布关于输入外劳的记者会,我有留意到,政府说了他们引进的规模、针对的行业以及行业的紧缺性、对香港的重要性,也说了他们的三大原则,派了定心丸给劳工团体让他们可以放心。但我觉得政府忘了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没有比较引进和不引进这些外劳对于广大市民有什么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予市民希望和愿景
举个例子,关于引进建造业外劳,引进前我们的公屋轮候时间需要多少年,引进后我们预期可以压缩多少年,可以减少到多少年;关于运输业,引进前我们有多少辆的小巴可以运行,引进后可以增加多少的小巴线路,市民等候这些小巴的时间可以缩减多少;关于航空业,引进后可以让我们的航班恢复的速度快多少等等。当然这些引进后的具体数字都是一种预估,政府需要与业界做一些推算来得出这样的数字,也就是俗称“画大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画大饼”不是一个贬义词,有时候政府的施政确实需要更多地“画大饼”,否则的话市民也不知道该不该支持,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一些政策的推行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好像这次大家只公布一个外劳引进配额,没有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政策对改善市民服务的影响,相信不少人都会觉得引进外劳跟自己是没有关系的。

近年有人建议香港应该摆脱小政府,应该更加有为一点。我觉得善于画大饼是有为的表现之一。好像内地每年都会提出新的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每隔几年就会有自己的五年远景规划,甚至提出三十年、五十年之后的国民发展经济目标。这些都属于是一种能够给予大家希望,能够凝聚大家支持必不可少的举措,这种画大饼的做法值得特区政府效仿,届时相信支持的声音自然就会压倒反对的声音,政策的推行就会更加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