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天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讲一讲:

屈原披散着头发来到汨罗江边,他一边漫无目的地行走,一边低声吟哦,面容憔悴。听到楚国国都被秦军攻占的消息,屈原伤心又绝望。他知道,楚国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那一年,是公元前278年。

在此之前,屈原一直担忧楚国的命运,但是他始终没有等到楚王召他回去。看着掌权的人越来越腐败,国家一天天地衰落下去,自己的满腔抱负得不到施展,他痛苦到了极点……

有个渔夫,正在江边干活。看到屈原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关切地问:“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到这儿来了呢?”

屈原说:“世上都是混浊之人,只有我清清白白;人人都烂醉如泥,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

渔夫说:“明智的人不会死板地对待事物,而会随着世事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态度。世上混浊,你何不顺流而下,推波助澜?众人皆醉,你何不也享用一些酒糟和酒水?你何必抱着自己的信念不放,落得个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悲愤地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掸一掸帽子,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谁能够忍受自己清白的身躯被弄脏呢?我宁愿投身奔涌不息的江流,葬身鱼腹,保全我的清白,也不愿同流合污,成为肮脏的浊流。”

渔夫听后,摇摇头,撑船离开了。

许久,江面上远远传来渔夫的歌声:

沧浪的水清澈,可以洗刷我的冠缨;沧浪的水混浊,可以洗刷我的腿脚……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写完最后一首诗《怀沙》,抱起一块沉重的石头,慢慢走进汨罗江,从容赴死。

选自2021年11月《小学生拼音报·读写高年级》

举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