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国叫黄陂的地方,不少

原因其实很简单

古代,陂字和地理有关

既表示隆起的土堆,也表示池塘

以及水边的土地

“陂”字本来就是多音字,1.陂 [bēi];2. 陂 [pí] ;3. 陂 [pō],广州人读bei,广州地铁有个黄陂站,考虑到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字,站名附注有拼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也又个黄陂站,叫“黄陂南路站”,是上海地铁1号线和14线的换乘站,此黄陂和武汉黄陂发音一样。

武汉,也有个黄陂站,大名叫“黄陂广场站”,尚未开通。

陕西咸阳,有个镇名字叫“陂西”,读作“bixi”

陂是个古字

在现代汉语里,陂字基本没什么意义,小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陂”组成的词语没有几个,且多为地名,如下面截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古代汉语里,陂字的意义还是蛮多。

读音不同,陂字的意义也有所区分,读bei音时,陂字有池塘、水边、斜坡之意,读pi音时特指黄陂这个地名,读po音时,则有倾斜不平之意。

成语里,有一个“无偏无陂”的说法,意思是公正不偏向(近义词是不偏不倚),出自《尚书·洪范》,这个成语今天使用的非常少了

还有一个,陂湖禀量,汉语成语,拼音是 bēi hú bǐng liáng,意思是比喻度量宽广恢弘。出自《后汉书·黄宪传》。同义词有“叔度陂湖”,汉语成语,拼音是shū dù bēi hú,后以喻人度量宽大。出自《后汉书·黄宪传》(这里的叔度,是著名的东汉隐士黄宪的字,这里的陂字,含义为湖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和人文

黄陂的陂字,古人使用的蛮多,近现代已经基本不用了(除了用作地名),由于是个生僻字,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不好听,土气。

但其实,陂字体现了咱们黄陂悠久的历史,在武汉是最有文化和人文厚度的存在。

武汉,16个区域中,名字最为古老的为“武昌、汉阳和黄陂”,都有1500多年以上的历史(武昌,晋朝时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汉阳,隋朝时改汉津县为汉阳县,黄陂,五代十国时正式确定县名)

东西湖、洪山、青山(古有青山矶)、江岸、江汉、硚口、新洲、蔡甸、江夏(古代的江夏郡面积巨大,包括了河南部分地方)都是解放后才定下的区名,至于什么光谷,汉南,长江新区、东湖风景区历史就更短了。

汉口的地名,明代时才形成,汉口汉口,汉水入江口是也。

简单说,就是武汉市,只有3个地方地名一直没有变化,所以黄陂的名字一点都不土气,如果有人嫌弃,只能说明这个人毫无历史和人文知识(这样的人很多,比如会觉得高楼大厦看起来多光鲜亮丽,盘龙城遗址没有啥用)

黄陂民间观察 观察黄陂

内容以原创为主

从老百姓的角度观察黄陂

主编:黄陂散人

如内容为转载,其目的是为了传播有益资讯,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在15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联系邮箱:1150605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