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布海洋经济产业及其结构后,美国商务部在近期又发布了“太空经济”报告,重点阐述了自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时间的结构变化。其中,太空经济总产出由2012年的1806.03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大至2021年的2115.76亿美元,十年时间内美国天空经济实现了17.5%提升。平均每年的增幅不到2%,低于美国经济整体上涨幅度。美国商务部明确指出“信息、贸易”拖了太空经济发展的后腿。

但制造业却异军突起,多年来首次超过信息业,成为太空经济最大支柱——信息产业在美国太空经济中占据的份额由2012年的57.4%,降至54.8%。

在太空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占比则由2012年的55%,扩大至2021年的55.8%。即便是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与航天、空间相关的卫星、地面站、全球定位系统及其他产业均出了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一个显著迹象

对比中美两国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劳动力成本、吃苦忍耐力等指标,南生始终相信:我国全产业链优势能保持很长时间。数十年“去工业化”形成的产业空洞,美国无法完全实现回填。

但美国的确正在积极修复这个空洞,他可能不需要完全回填,只需要重点关注:高新产业,高科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太空经济,只是美国推动“制造业回归”战略中的一个缩影。美国还在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稀土供应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推动制造业回归。在战略核心技术方面,美国始终未松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在努力确保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优势的同时,还想要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上面保持优势,形成综合实力方面的全面碾压。这种积极竞争思维、全面博弈思维,值得我们借鉴。

与日本、德国相比,美国国土面积巨大,而且还是当今主要发达经济体中为数不多的“人口仍在上涨的国家”——截止到2022年年底,美国人口已升至3.335亿,全球第三名,仅次于中印。

这么庞大的人口,为美国继续保持相当规模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提供了“可能性和支撑基础”。美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不易低估,中美之间的博弈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中国GDP赶超美国的过程“与之前赶超德国、日本”相比会更加漫长,追赶的步伐也异常艰辛。之前多家机构给出的2030年我国GDP超过美国,升至全球第一的预估可能过于乐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首先是要把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当成首要发展战略,坚决抛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破国外对我们的任何垄断。

其次,建立国际统一战线,让我们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帮助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应逐步减少从友好国家直接购买石油、铁矿石、铜矿石、大豆等初级产品的力度,与他们建立合资企业。

帮助他们建设基础加工业,推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整体规模和能力。不要担心帮助其他国家、地区发展基础工业会丢失我们的制造业,南生认为:这反而能促进我国装备和制造业的升级。

与友好国家建立合资公司,发展基础制造业难道不是优先采购我国企业生产的装备和设备吗?为他们量身定制各种设备和装备,还可以推动我们相关产业的研发,有充足订单,企业才有动力转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不宜过分追求庞大的贸易顺差,取得相对平衡即可。其他友好国家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统一战线。请记住:诸侯越多,区域强国越多,美国的全球掌控能力才越弱。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