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兆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进,A股相应的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进一步完善。6月以来,A股市场退市有所提速,据统计,已有7家公司披露将被终止上市并停牌,3家公司提示退市风险,还有2家公司收到终止上市的决定。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A股退市案例显著增多,这是推动资本市场新陈代谢、健康发展和不断提升资源配置功能的必要措施。在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和常态化退市机制建立的背景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将进一步发挥效能。

退市力度持续增强

从“退市难”到退市数量创新高,从炒作重组和借壳概念到抛弃退市股,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下,A股退市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退市多元化和常态化特征显著。整体来看,财务类退市占比较高,交易类退市显著增加,重大违法类退市等案例继续存在,大型公司退市显著增加。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各类型退市案例增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受内外部因素影响,部分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发生了变化,其业绩普遍不太理想,因此触发了退市条件。第二,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加快了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并加紧推进落地,进一步完善了退市制度,同时也加大了监管检查和执法力度,强化退市管理。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各类型退市案例不断增多,这是推动资本市场新陈代谢、健康发展和不断提升资源配置功能的必要措施。

“在全面注册制下,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规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推陈出新和有机更替速度的加快,兼并重组和分拆上市的活动将增多,资本市场的活力和融资能力将加速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也将加快。”柏文喜说。

把好“入口”“出口”两道关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市场实现高效的优胜劣汰更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50家,超过此前两年的退市量总和。而今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因触及各类退市情形而从A股摘牌,20家公司处于退市整理期。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出席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时表示,近年来,证监会会同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强化扶优限劣,切实把好市场“入口”和“出口”两道关,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常态化退市机制落地见效。针对于此,业内人士指出,常态化退市是注册制和成熟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要保证存量市场的正常、健康和持续发展,必须从“入口”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出口”有很好的新陈代谢。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风险防控,杨海平表示,全面注册制进一步畅通了“入口”,因此也需要有更为畅通的“出口”。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与执法力度,重点打击财务舞弊、发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完善退市环节中的投资者保护工作,推进平稳退市,通过严格落实退市标准和退市制度严肃市场纪律,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风险防控,一方面,需要明确资本市场各类规则并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力度促进信息披露和企业规范运营水平的持续提升。”柏文喜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