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哪一所大学,对后续人生造成的影响力,往往要高于想象。跟中小学阶段相比,大学教育不仅在于考试分数。

科研思维习惯的建立,信息的共享能力和资源上的倾斜,还有高校管理的人性化程度。这些因素无一不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和体验。

985和211的定义,其实是很久之前的概念。现在国家提倡双一流建设的理念。但实话实说,前者的概念依然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所大学被称为末流985,“大学霸”不爱去,普通学生考不上

985可以约等于“最好的院校”类型。这些大学通常拥有悠久历史,并且在经费和重视程度上,远远优于其他层次的高校

许多普通家庭甚至认为,子女能考入这样的院校,才有机会改变命运。但全国同为985类型的高校,综合排名以及大众认可度,存在参差。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985大学共分为以下“梯队”。顶端自然是清北,不必多说。而复旦、交大、浙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大、人民大学,是第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游的第三列,则包括哈工大、武大、天大、南开、西交大、厦大、东南、华科、中山、北理工、北航、北师大、同济和国防科大这14所院校。

第四列被视为中下等,是川大、山东大学、吉大、大连理工、西工大等12所。而五所大学被称为末流985,显得有点尴尬。

因为特别出色、分数超高的“大学霸”,他们不爱去这种。但是普通水平的好学生,又未必能考上。弄得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是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沈阳的东北大学,和陕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报考价值始终有争议,尤其是兰大、东大

分数段在两种层次之间的考生,往往最难抉择。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向往的目标,还真是容易纠结。到底读末流985,还是读比较好的211呢,这是个问题。

对于这五所985被视为末流的现象,始终存在着争议。包括教学水平和就业率两个层面。通过名称考生们也能看出来,这五所里至少三所带着明显的行业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王牌专业尚且在就业面上相对狭窄、工资水平又很一般的话,其他专业外界就更不看好了。当然,这不能绝对而论。

题外话,就拿辽大举例,毕业生反而建议高考生报“非王牌专业”。因为辽大以中文等专业为强项,恰好又是就业比较难、平均薪资较低的。普通专业反而性价比高。

回到正题,“末流985”当中,兰大东北大学虽然听起来更具“综合性”的特点,报考热度更高些。但争议程度也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老师曾说,他认为哪怕去东部读一所水平一般的高校,也不建议去西北读985大学。因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视野也很重要。大城市显然信息通达度更高。

东北大学好比难兄难弟,在建国初期曾经是能跟清北争一争的高校,现在随着东北一同没落。有人觉得在这里学工科,性价比最高。也有人不屑,认为高校已经缺乏活力与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万别去好学校学“差专业”,985也难以挽救

无论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家长们都明白。就算是末流,也叫985,很多资源要优于211院校。

不过,凡事过于较劲就本末倒置。部分家长只看考生考上什么院校,却不考虑学什么专业。用老师的话讲,为了升学宴那点面子,不顾学生的里子。

能考上985的学生,原本学习水平不会差,也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可是家长一味觉得,只要进入985便等于好工作在招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名校里也有“天坑专业”,如果不适合学生的天赋,学起来非常痛苦;或者无论学得多么好,都很难有对应的单位招聘,岂不是在做无效的努力?

到时候毕业求职难,便抱怨大环境或者觉得是子女不争气。过来人表示,千万不要去好学校学“烂专业”。考事业单位,或者去企业工作,总要有个优势。

否则连985级别的院校,也难以挽救差专业带来的破坏力。就比如,武大之前撤除了印刷专业。这本来是二十年来就业率一直不好的方向,但撤销专业不会那么及时。

【话题】你如何看待末流985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