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 八零姑娘 \ 燕长青

中专少女数学天才,她太耀眼了。

起初没人知晓姜萍是谁?没人关心她年龄几何是男是女?更没人在意她会走到哪一步?家喻户晓之前,她的成长之路和万千学子一样默默无闻。

直到她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直到成绩单出炉,姜萍被刻上全球12名的闪耀数字入围决赛,她,姜萍17岁唯一一个中专少女,在这一刻被所有人记在心中,和当年奉若北大韦神一样火的一塌糊涂。

同时爆火还有涟水和她导师。真应了那句话:十年穿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火了,国内各高校也纷纷投来橄榄枝。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大学,东华大学发文祝贺表示欢迎报考,仅此便足够说明姜萍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姜萍志不在此她的梦想是浙大。

事实上,以目前姜萍在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取得影响力,只要她愿意,很多高校都非常乐意接受姜萍。即便没有这层关系,她以中考621分成绩也能甩出众人一条街。

但网上却说她偏科严重,将她定义成只是数学好一点的勤奋型天才。

如果说621分是偏科严重,那我希望这样得偏科生多来一点。经证实姜萍成绩不仅不偏科,相反各科成绩也是数一数二“江苏韦神”王闰秋老师也证实了这一点。

唯一让人百思不解,是姜萍报考中专而不是重点高中。从一则名单看,以姜萍当时中考成绩完全可以报考当地四星级中学(重点高中),姜萍没有反而选择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既不是名校生,甚至本科都算不上。

她学的也不是数学专业,却是服装设计。很多人想不通姜萍这般优秀最后为何选择一所普通职业院校,若非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曝光姜萍,我们又将失去一位未来的数学天才。

有句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有今天,除有天赋还肯努力其次就是数学导师王闰秋,姜萍应该感谢他。如果说阿里给姜萍提供展示才华平台,那王闰秋一定是她的伯乐。两人某种程度算是同命相连,王闰秋是因为考博失败,最终与浙大失之交臂。

也许是命运眷顾让两人相遇。

王闰秋开始帮助姜萍发掘她的数学天赋,姜萍也无愧于她,她在数学上的天分让王闰秋也感到吃惊。2024年他给姜萍报名全球数学竞赛,自己也报了名。

没想一鸣惊人他全球排名125名,姜萍12名。

要清楚与他们同台竞技的足足有800人,清一色世界名校佼佼者硕博高材生。排名13的是中科院博士刘奔,第14名的是奥数金牌选手欧瑜。

15名是江苏省高考状元张天一,16名是也是国际奥数金牌获得者张鑫亮。

这含金量太重了,而姜萍排名12名。

所以说王闰秋是姜萍的贵人,我们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老师这两个字是如此的光芒万丈。同时也特别感谢阿里不设门槛只论英雄,才让这个世界从此少了一名平庸的服装设计师,多了一个眼中有光的数学天才。

按理说这些光环,足够让一些高校破格录取。

除教育部硬性规定外,高等院校本身也有招生自主权。姜萍意愿是浙大这时候浙大方面应该是高兴的,招收一个如此有数学天赋的人才不少学校求之不得。

再则一个天才型的选择从来不是全能的。

偏科就要否定一个人吗?全才当然好,但社会进步往往是偏科生推动的。从这件事看,我们也要想一个问题,到底还有多少优秀学子,被所谓的条款限制最后无缘精彩人生的。比如那个出走美国,帮助美国研究出1纳米技术的学子。

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网上对这事讨论激烈,都希望学校破格录取姜萍。

作为第一愿望的浙大自然成为很多人关注焦点,浙大确实回应了:不好回答,我们都是按规定办事,这种涉及到正规的一个程序,现在肯定没有办法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明显拒绝,但和委婉拒绝意思一样。

即便后面有浙大教授喊话:欢迎姜萍来学习,但也只字未提录取一事。态度表明一切,你想来浙大可以,但要凭本事考进来。

你看国内的名牌大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规则办事的,浙江大学对于破格录取中专生姜萍这事看来是有难度的,并不像网友想得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网传国外普林斯顿大学也关注到姜萍。甚至传闻哈佛邀有意向请姜萍聊一聊?如果这事成真,是对国内高校最大的讽刺。

各院校还在扭扭捏捏,酝酿怎样接收姜萍时哈佛已经开始下手了。

这个社会不缺规则,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清朝诗人龚自珍曾写: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目前教育确实存在较重的门户之见,死磕规矩,长期看不利于人才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姜萍这样在高等数学方面有天赋、且无比刻苦努力痴迷的数学优秀人才,是不可错过研究数学的好苗子,但愿国内的名牌高校不要因为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而错失了姜萍这样一位数学才华卓越的人才。

现在我倒希望姜萍去愿意接受她的院校。

能去哈佛更是一种能力的和认可的体现,只要心中有家国,在哪儿不都一样?待学成归来谁还敢言姜萍偏科。

我们这个社会说包容也包容,

但往往也很难容下人才。

就像前面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认为这才是中国腾飞开始的第一步。

这故事很励志,但也很悲伤。

加油姜萍,我们都是你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