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炮火昼夜不停,白天,炮弹划过空气所产生的尖锐摩擦声像厉鬼一样快要撕碎战士们的耳膜;夜晚,炮口的火光和爆炸的烈焰吞噬了夜的宁静,山上的黑土宛如波浪一般被炸得东摇西摆。这是七十年前的上甘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损的衣服、漆黑的面孔、血丝遍布的双眼。这是七十年前上甘岭阵地上一名志愿军战士的模样。

在美国一家报纸的报道中,他被描述为是“杀人魔王”,可见此人作战能力之强悍。

这位战士便是高守余。高守成,山东昌乐人,1928年生,1951年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高守余究竟是处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又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了怎样的战绩,才使得这家美国报社如此称呼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雨欲来

时间进入到1952年秋,朝鲜战场逐渐进入相持状态,敌我双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未再爆发大规模的战役。趁着这一窗口期,我军着重加强了东西海岸地区的防线建设,同时对防线各部原有的阵地进行了巩固和完善,并拓展了其规模与纵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结合之前的作战经验,为预防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我军在防线中部——五圣山地区构筑了大量的坑道工事。并且,由于我军采取了轮换作战的模式,部队在后勤补给和装备更替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

五圣山最高峰海拔1061.7米,是我军中部防线的制高点,也是朝鲜战场平(康)金(化)淮(阳)一线的战略要地。

地理要素上,五圣山以西的平康川地势开阔,且有公路、铁路穿纵其间并直抵我军大后方,故我军预测此地极有可能为敌军重点进攻的对象。平康川南部和东部的斗流峰、西方山、王在峰一线地势高耸,可直接俯瞰北部的平康川,亦可牵制自南部金化一带北袭的敌军,因此对于保卫平康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圣山防区西南和东南各有一个高地,分别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此二者自然向敌方突出,可瞰制金化地区及其交通要道,同时对于铁原方向的战斗态势也有着很好的观察视野,因此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正是因为这两个高地的战略价值,使得敌我双方在后来的战斗中于此反复拉锯,将这里变成了一个血肉磨坊。

1953年4月,15军换防26军,驻守五圣山、斗流峰、西方山一线,防区西部为38军,东部为12军。

15军前身为1947年8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1951年3月编入志愿军第三兵团入朝作战,下辖三个师——29师、44师和45师,军长秦基伟,军政委谷景生。15军参与过第五次战役、平康淮地区防御作战,在朝鲜战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军经过对战场的评估,认为敌军自西方山和平康方向对我军发起进攻的可能性最大,故将防御重点放在了平康山南侧的西方山,597.9高地和537.3高地北山仅由135团驻守。

此时的敌我双方已开始就朝鲜停战问题展开谈判,于此时间节点,美军出于通过军事胜利增强对我方谈判压力。

同时压制国内反战情绪并配合大选的目的,与“盟军”于1952年10月初开始执行“摊牌行动”,欲对五圣山及其周边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从而一举控制平康谷地,掐断铁公路线,进而在大大削弱我军作战力量的同时威胁我军纵深,并减轻我军对南朝鲜军第9师白马山阵地的进攻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先期敌军的试探性进攻中,我军利用537.3高地北山的有利地形,给予了敌较大杀伤,使得敌军在战略规划中欲首先攻占537.3高地和597.9高地,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对战线的合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甘岭!

10月12日起,敌军对我军五圣山一带的防御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火预备。炮火昼夜不停,白天,炮弹划过空气所产生的尖锐摩擦声像厉鬼一样快要撕碎战士们的耳膜;夜晚,炮口的火光和爆炸的烈焰吞噬了夜的宁静,山上的黑土宛如波浪一般被炸得东摇西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4日凌晨3时,敌军对我军阵地发起了更大规模的炮火覆盖。前沿观察哨报告称,597.9高地和537.3高地每秒落弹6发,整座五圣山被漫天的火光照亮了。密密麻麻的炮弹如雨点般从空中落下,砸在土地上、战壕里,放眼望去,炽热的五圣山甚至找不到一棵完整的树干。

如此高强度的炮火下,“两发炮弹不会落在同一个弹坑里”的战斗规律都变得不再适用。不过幸运的是,我军先期构筑的坑道工事在此时派上了用场,为我军降低了很大的伤亡。

尽管如此,战士们的处境依然非常艰难,在炮火袭击的冲击波中,坑道里的战士们被震得左右、上下来回颠簸,甚至无法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姿势,很多战士的嘴唇、舌头被牙齿咬出了血,有一位17岁的年轻战士甚至被活活震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火覆盖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我地表阵地几近全毁。14日凌晨4时30分,美军第7师31团、南朝鲜军第2师32团及17团一个营总共7个营的兵力在300余门火炮、40余辆坦克、40余架次飞机的支援下向我军597.9、537.3两个高地发起了进攻。

志愿军战士们顶着猛烈的炮火,英勇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主攻597.9高地的是美7师31军,驻守高地的则是我135团9连。敌军在一天的时间内对我军发起了30次冲击,但都被我军击退,自身伤亡300余人,给予敌巨大杀伤的同时,由于装备上的巨大劣势,9连同样也损失惨重。

在537.3高地北山,南朝鲜军第2师32团经过近7小时的激战,于12时攻入北山主阵地。此后,负责驻守的我军135团1连近距离接敌,与敌军展开了白刃战。近半小时后,敌才占领了北山阵地,我军幸存的20余人退守坑道并依托工事继续同敌军周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4日的昼间作战中,受制于紧张的作战资源,尽管我军战士英勇抵抗,但587.9高地2、7、8、11号阵地,537.3高地北山除9号阵地外的全部阵地仍被敌军占领。

14日晚,135团四个连的兵力趁敌军立足未稳收复了阵地。战斗中,135团7排突击排排长孙占元在弹药告罄、身负重伤且丧失作战能力的情况下拉响手雷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7岁。

15日后,双方对于阵地的争夺进入白热化,以至于两个阵地在一天的时间内甚至几度易手。19夜对敌的反击战中,135团6连通信员黄继光为掩护战友,以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壮烈牺牲,时年2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20日,经过7天的阵地争夺战,我军共毙伤敌军7000余人,然而自身也付出了伤亡3500余人的惨痛代价。20日晚,15军参谋长张蕴钰赶到45师师部,师长崔建功汇报称45师134团、135团仅剩二三百人,全师已无完整的建制营

惨烈且激烈的战斗中,许多连排一级的作战单位直接被打光,班长成了排长,排长成了连长,损失不可不谓之大。

当日,在15军发给第三兵团的电报中,有这样的描述:“(负责上甘岭方向作战的45师)伤亡很大,已有17个连队人数在25人以下,有的连队已经没有人了。其本身已无力把这个仗打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艰难的境地,15军不得不调整作战策略,将大规模的反击改为以坑道作战和小规模反击为主的动态作战。

半个多月的高强度作战中,双方不断向五圣山战区增兵,而上甘岭及其两侧的高地是双方增兵的重点地带。

11月8日,12军31师92团抵达上甘岭加入作战,92团原计划待侦察完战场状况后再进行战斗,但由于坚守537.3高地北山坑道的45师133团4个连在十余天的战斗中没有得到任何支援,已无法再支撑作战,因此92团决定先行准备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1日16时,92团的两个营在炮火掩护下对敌军占据的537.3高地北山开始实施反击,激战过后,于17时50分恢复全部阵地。12日起,为重新占据537.3高地,南朝鲜军集结16个营的兵力对其再度发起了进攻。

为缓解92团压力,13日,防守597.9阵地的93团抽调出两个营支援友军作战,14日至18日,92团和93团共打退敌132次进攻,毙伤敌2000余人,自身伤亡14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一把枪

17日夜,高守余所在的12军34师106团抽调四个连接替92团参加537.3高地北山阵地的防御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日晚,537.3高地北山6号阵地被南朝鲜军占领。20日凌晨,106团派出9连对6号阵地发起反攻,高守余和弟弟高守荣便是参与反攻的战士中的一员。

高守余和弟弟高守余是一同参军的,二人参军后还被分配到了同一个班组。参军前,家里人嘱托高守余照顾好弟弟,高守余也确确实实做到了。在部队向五圣山开进的路上,高守余见弟弟的鞋破损不堪,已经露出了指头,便对弟弟说:“我这还有一双新鞋,等打完这一仗,哥把这双新的给你”。

可惜的是,高守荣没能等到这一天。20日凌晨的行动中,连队遭到了敌军的空袭,高守荣身负重伤不幸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搏杀,9连夺回了6号阵地,但高守余环顾四周,却发现身边已无战友,他们都牺牲了,除高守余以外的9连全体阵亡,包括自己的班长刘保成,自己成了9连唯一的幸存者。高守余来不及悲伤,因为敌人发起了新一波的进攻,他咬紧牙关,决定同敌人作殊死搏斗,誓与阵地共存亡。

这时,高守余突然发现,一个倒在阵地里的南朝鲜士兵在移动,只见那个士兵掏出一颗手榴弹朝高守余扔了过去,高守余眼疾手快,抓住还在引信燃烧阶段的手榴弹扔了回去,那个南朝鲜士兵这才没了动静。

很快,敌军开始有组织地向6号阵地进行反扑,高守余沉着应对,利用阵地上尚存的弹药,将一颗又一颗的手榴弹投向敌人。同时,由于阵地上有很多弹坑,实际上也为高守余创造了一些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高守余也在不断收集敌人尸体上的武器弹药,并以此继续向敌人宣泄愤怒的火焰。在战斗中,高守余也在不断变换着自己的战斗位置,同时调整自己的作战姿势,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中弹的概率。

战斗从早到晚进行了整整一整天,高守余有些饿了,他翻遍了全身的衣袋,只找到了三颗慰问团送的三颗高粱糖,高守余将糖吞了下去,混合着泥土、硝烟和血腥味的糖显然是苦涩的,但对于高守余来说,这是支持他继续战斗的必要物质支撑。

在一天的战斗中,高守余击退了敌军六次进攻,击杀敌军120人,堪称是志愿军单兵作战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战结束后,高守余上交缴获武器时,却只交上了一把枪。这是因为高守余在自己携带的弹药用光后一直在利用敌人的武器进行战斗,如此剧烈的消耗之下,除了自己的枪,便只剩下这一把枪了。

高守余的战绩令敌军目瞪口呆,美国这家报纸叫他“杀人魔王”也不足为怪了。

后来,高守余荣获“孤胆英雄”称号,记一等功,并获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今日中国的和平与安宁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所得来的成果。七十年前,在那场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中,有无数的革命先烈埋骨青山,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为我们日后的建设争取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鸭绿江边,会回想起,那个深秋的夜晚,江上无数闪烁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