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上一篇关于血脂的文章,就会有不少读者发来化验单图片,“医生,帮我看一看,这样的血脂要不要吃降脂药?”。

要说这是好事,说明大家对血脂异常的关注度高了,重视心血管病预防了。可是在网上看化验单,除了那种血脂特别高、一眼看上去就要治疗的之外,绝大多数还真没法儿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除了那纸化验单,医生对你的情况一无所知。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胖的瘦的?平时锻炼不锻炼?抽不抽烟?喝不喝酒?家里人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吗?还得是早发。血压多高?血糖多高?有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得没得高血压、糖尿病,是不是已经得了冠心病、放过支架,还是得过脑梗死?肝肾功能如何?等等,等等。

这里包括了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合并的疾病,是评估心血管病风险需要了解的情况:性别,年龄,肥胖程度,运动情况,吸烟饮酒,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相关疾病,或者就是心血管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高低,也就和降血脂治疗有关了

所以,血脂胆固醇算不算高?高了要不要吃药?降到什么程度?都是根据病情、根据心血管病风险高低决定的

因此医生常说,不要看到化验单上的血脂正常就算正常了,那是对正常人的标准。要是危险因素多或者已经得了心血管病,要求就不一样了,即使化验结果在正常值范围,那也是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看3个病例,姑且称为大李、小李和老李吧!

来看3个病例,姑且称为大李、小李和老李吧!

  • 老李,男,67岁。

高血压病史,10个月前因为冠心病心绞痛做了冠脉造影,左主干、就是左冠状动脉的主支狭窄,放上了支架。先吃上了瑞舒伐他汀,后来又加上了依折麦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了1.54到1.81mmol/L,还算不错。可老先生不知道怎么迷上了吃“保健品”,最近半年吃了什么“孢子粉”、纳豆粉、鳄鱼肽等。结果一复查,血总胆固醇到了5.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到了3.85mmol/L,转氨酶也增高到了3倍以上。这下子他汀药也不能吃了,就改成了降胆固醇的针剂“依洛尤单抗”,1个月后复查,总算是把“低密度”降到了1.28mmol/L,肝酶也恢复正常了。

冠心病、冠脉放了支架的患者,怎么说也是心血管病的极高危人群。这样的患者,低密度”的胆固醇就要求降到1.8mmol/L以下。要是还有心绞痛发作、还有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之类的,评估属于超高危,“低密度”就要降到1.4mmol/L以下。老李冠心病心绞痛放支架不到1年,应该属于超高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大李,男,44岁

2年前体检发现高血压,最高150/100mmHg,做动态血压监测确诊了高血压,算是二级高血压吧。

检查还发现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血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17.2umol/L,血脂总胆固醇5.8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4mmol/L。

大李的高血压已经造成了心脏、血管2个靶器官损害,血脂胆固醇“高密度”的低了,“低密度”的高了,另外还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这样评估下来,算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心血管病中/高危患者,要求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2.6mmol/L以下

于是,降压的同时降胆固醇治疗,兼顾降同型半胱氨酸、降尿酸治疗。

降胆固醇先吃上了匹伐他汀,因为没降到标准,加服了依折麦布,“低密度”的胆固醇降到了2.4mmol/L,达标了。

  • 小李,男性,30岁

单位体检时发现血脂高,总胆固醇6.29,甘油三酯2.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2,都高了,混合型高脂血症。于是来诊,血脂要不要降?

小李既往身体健康,没有其他疾病,不吸烟。血压正常,只是偏胖了一些,体重指数27.2(Kg/m2),超重,还不到肥胖;运动少一些,吃肉食多一些。检查一下,颈动脉超声没发现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看下来,小李还属于心血管病低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持在3.4mmol/L以下就可以;甘油三酯虽然偏高,但一般2.3以下不用药。所以,医生决定先不用服药,让小李运动、减体重,改善生活方式3~6个月复查。

健康生活方式是降脂基础。研究证实,运动、减重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有效的。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