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标题

菌菇蛋白的营养优势及双孢蘑菇相关遗传资源的挖掘

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而动物性蛋白的生产对粮食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食用菌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体现在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氨基酸组成比例较为理想、消化率范围合理等方面。同时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在菌菇蛋白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原料基础,所以发掘具有较高蛋白质利用价值的食用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种类,其蛋白质含量在所有食用菌中名列前茅,然而目前商业品种遗传背景单一、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都增加了产业成本和风险。本研究收集了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所有野生群体的菌株和商业核心菌株600余株,并对其中代表性的481个菌株的基因组进行了重测序。首先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数据探讨双孢蘑菇的自然演化历史、菌株驯化的遗传基础、分析遗传多样性分布规律。然后通过300余个菌株的栽培出菇和相关营养成分分析获得较为全面的,包括蛋白质含量在内的表型组数据。随后基于大规模的重测序数据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结合遗传图谱连锁分析,定位、筛选到涉及14个表型变异的84个候选基因,其中包括和蛋白质产量直接相关的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2个基因。本研究还表明大多数候选基因通常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生理功能,在遗传上存在共定位或紧密连锁现象。本研究结果对双孢蘑菇资源开发、菌种改造及最终开发自主产权优质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瑞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赵瑞琳,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香港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法国农科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地访学。主要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系统学及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在重要食用菌物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基础上开展食用菌种质创新工作。现为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采后与加工产业分会执行会长、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为领域内国际期刊《Fungal Diversity》IF 24、《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IF 8、《Frontier in Microbiology》,《Mycology》和中文核心期刊《菌物学报》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100篇,包括近五年来以发表JCR一区论文15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面上等项目多项。

已发布专家报告

实习编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刘芯;责编:张睿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 2023年8月4-5日在 中国江苏 南京举办“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欢迎您参加此次培训班。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报名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于 2023年8月6-8日在 中国江苏南京共同举办“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