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的作品时隔二十年再次来到了东京,本次展览有达到150件的画作和雕像,今天就带大家跟随此次回顾展来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巨匠。

本次展览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一直持续到8月20号,还没有去过的小伙伴不容错过哦!

展览介绍

20世纪法国绘画界的代表人物亨利·马蒂斯(1869年-1954年),他创造了以纯粹色彩为特征的绘画风格——野兽派,对现代艺术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将自己一生奉献于追求令人感受到直接刺激的明亮色彩和光线,直到84岁去世。他留下的作品至今仍然令我们着迷,并继续对后世艺术家产生重大影响。

这次展览得到了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马蒂斯收藏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全面支持,是日本大约20年来规模最大的回顾展。除了绘画作品外,展览还展示了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画以及马蒂斯晚年最重要的杰作——南法的罗萨里奥礼拜堂相关的资料。

通过代表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多角度地介绍了他的创作,并追溯了这位巨匠在丰富的光线和色彩中进行的造型冒险。

朝向着野兽派

1895年至1909年

马蒂斯放弃成为律师的道路,决定成为画家并开始学习。他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在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的工作室学习,并开始追求新的绘画方式,摆脱传统的画法。

本章介绍了马蒂斯在他成为一名画家并建立起自己的身份之初,以大胆的色彩和笔触引发轰动并受到关注的"野兽派"风格,直到他开始探索平面和装饰性画面构图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的女性》

1895年 油画/画板 61.5×48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马蒂斯以写实且克制的色彩描绘了沉浸在阅读中的女性,作品让人联想到科罗的人物肖像。这幅作品是他参展于国民美术家协会的作品,当时的合作伙伴、两年前刚刚生下长女玛格丽特的卡罗琳·约布洛作为模特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奢华、宁静、逸乐》

1904年 油画/帆布 98.5×118.5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应保尔·辛亚克的邀请下,马蒂斯在圣特罗佩度过了一个夏天,受到新印象派原则的影响,他描绘了充满光线的理想乡村景观。紧接着,他将画笔的笔触变得粗糙,并进一步发展了被称为"野兽派"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及利亚的女性》

1909年 油画/画布 81×65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马蒂斯在1909年参观柏林美术馆时接触到亚洲艺术,之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穿着异国风情服饰的女性肖像画,其中包括了《阿尔及利亚的女性》。透过透明的服装可以看到身体与背景空间在造型上相互联系,她的生命力充盈了整个画面。

激進的探索的时代

1914年至1918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蒂斯的两个儿子和周围的人都被征兵,而他一个人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他推动了对形态上的创新性实验,成为他画家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似乎是对这种状况的抵抗。

本章介绍了马蒂斯通过工作室和开放的窗户这两个元素,试图融合内部和外部,构建一个统一的绘画空间的尝试。此外,还展示了在立体主义的影响下,他处理的一系列肖像画作为抽象化和形态实验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色和玫瑰色的头部》

1914年 油画/帆布 75×47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是马蒂斯创作的关于长女玛格丽特的约30幅肖像画之一,几何形态的简化平面构图被认为是与朋友胡安·格里斯的对话成果,可以说是他作品中立体主义影响最浓厚的一幅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有金鱼缸的室内》

1914年 油画/帆布 147×97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作品描绘了面对塞纳河的工作室窗户。在画面的中央,通过微妙的蓝色调统一,绘制了一只金鱼缸,这是他前年在摩洛哥逗留时的回忆,将内部和外部的空间连接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利维尔的法国窗户》

1914年 油画/帆布 116.5×89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1914年,马蒂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创作了这幅神秘的作品。窗户作为西方绘画中的视觉隐喻,在这幅作品中被涂黑,拒绝视线的侵入并反弹回观众,成为一种内部和外部同时存在的双重色面。

平行的探索─雕塑与绘画

1913年至1930年

对于马蒂斯来说,雕塑给予他整个造型活动以节奏。在绘画的思想在与材料接触中探索的转折期间,雕塑开始出现。

本章介绍了从1910年代的"珍妮特"系列,不仅仅是对女性头部的再现,更重要的是将"过程"作为主题;到1925年前后他集中创作的对他来说在绘画和雕塑中都很重要的"亨丽埃特"头部系列;以及持续了20年的"背部"系列作品。

通过介绍他的主要雕塑作品,我们将追踪他通过绘画和雕塑之间的互动所展开的造型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部 I–IV》

1909–1930年(Ⅰ:1909年/Ⅱ:1913年/Ⅲ:1916–1917年/IV:1930年)

青铜 Ⅰ:190×116×17/Ⅱ:188×116×14/Ⅲ:190×114×16/IV:190×114×16厘米

蓬皮杜艺术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背部"是一组身高与真人等身的女性雕塑作品,历时20多年创作了四件作品。人们指出每件作品与马蒂斯的重要绘画作品如《舞蹈》等的创作时期有关。马蒂斯根据不同的造型挑战回归这个原型,创作了这些作品。

人物画与室内画

1918年至1929年

在1920年代,马蒂斯在尼斯定居,开始使用比以前更小的画布,绘制肖像画、室内画和风景画,直面传统绘画概念。本章介绍了以人物画和室内画为中心的十年间马蒂斯对之前造型实验的重新审视。

这个时期,对马蒂斯来说成为重要题材的侍奉伊斯兰苏丹的女性"奥达丽斯克",不仅延续了先辈们描绘异国情调的历史,同时也不可或缺地参与了人物与空间在绘画紧张氛围中的探索。此外,还会介绍许多生动展现画家视角的绘画素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