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超重肥胖及慢性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一半(50.7%),6岁以下和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导致肥胖的因素有很多:

1、久坐不动的工作、技术进步和不健康的食物是导致全球肥胖流行的关键因素。

2、某些药物可导致体重增加:包括一些皮质类固醇、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等。

3、有些人在无聊、生气或压力大的时候吃得比平时多。久而久之,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增加,导致超重或肥胖。

4、有吸烟习惯的人戒烟后体重可出现增加。

5、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的减少会减缓身体燃烧卡路里的速度,如果不减少卡路里的摄入,体重就会增加。

6、在怀孕期间,女性体重增加,以支持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7、分娩后,因哺乳无法减肥,也会导女性超重或肥胖。

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导致肥胖。

9、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也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由于过多的脂肪堆积和代谢影响,肥胖还与糖尿病、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和胆结石以及肿瘤的发生相关。肥胖可增加死亡风险,增加总体死亡率。据报道,肥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世界肥胖联合会(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的报告分析了各国的肥胖率和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发现约90%的新冠病毒病例死亡发生在肥胖率高的国家,其中包括英国:新冠肺炎死亡率排名第三,肥胖率排名第四。

为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开设减肥/减重康复门诊

出诊时间

每周三下午

出诊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峰 副主任医师

康复医学

长按识别/预约挂号

减肥/减重康复门诊介绍

康复医学科有专业的康复团队和设备,出诊医生在肥胖人群的代谢减重运动方面有多年研究,连续受邀学术会议演讲、交流。科室减重团队成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可开展对各类肥胖人群和/或减重术后的减重/减肥策略咨询;肥胖评估,制定目标体重,评估热量摄入与消耗;进行运动测试,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宣教运动注意事项等。

开展青少年肥胖、产后肥胖、代谢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等各类肥胖症的综合评估、运动咨询、运动处方制定、运动训练,以及减重术后的运动方案制定。有需要的患者可在门诊或住院接受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直接训练指导及医学监控,联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营养科、中医科、心理行为医学科、睡眠中心、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进行会诊,达到科学安全减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everin R, Sabbahi A, Mahmoud AM, Arena R, Phillips SA. Precision Medicine in Weight Loss and Healthy Living. Prog Cardiovasc Dis. 2019;62(1):15-20. doi:10.1016/j.pcad.2018.12.012

2.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Obesity and Overweigh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Published 2016.

3.GBD 2015 Obesity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195 countries over 25 years. N Engl J Med 2017;377(1):13–27.

4.Lavie CJ, Laddu D, Arena R, Ortega FB, Alpert MA, Kushner RF. Healthy Weight and Obesity Prevention: JACC Health Promotion Series. J Am Coll Cardiol. 2018;72(13):1506-1531. doi:10.1016/j.jacc.2018.08.1037

5.Bellicha A, van Baak MA, Battista F, 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weight loss,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and weight maintenanc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n overview of 12 systematic reviews and 149 studies. Obes Rev. 2021;22 Suppl 4(Suppl 4):e13256. doi:10.1111/obr.13256

6.Caballero B. Humans against Obesity: Who Will Win?. Adv Nutr. 2019;10(suppl_1):S4-S9. doi:10.1093/advances/nmy055

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4月26日,http://dg.cnsoc.org/index.html

供稿 | 康复医学科 谢娜

编辑&责编 | 公共关系部 王闰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