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是亳州市的一个著名景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其实只是一个俗称,其实这里是大关帝庙,也称山陕会馆。过去,庙宇前都有戏台,亳州大关帝庙里的这座戏台,确实非常有代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处建筑群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所以也被作为山陕会馆使用。到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又由两地药材商人在关帝庙的基础上,增建戏楼。康雍乾三朝,历经百余年,又多次对大关帝庙进行增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花戏楼的背面,其实就是关帝庙的山门,为仿三门牌坊式,砖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禽兽。共雕人物115人,禽鸟33只,走兽67只,玲珑剔透,琳琅满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台檐角下立方柱六根,柱础雕有故事图案。戏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有二额“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悬挂木对联曰“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戏台两旁小台有二侧门,额上题“阳春”、“白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台柱间有大枋,大枋与悬枋之间,悬有棚券,柱头悬狮垂鱼。枋之面外皆镶大木透雕,共有三国戏十八出,其它还有花卉、奇禽异兽。均雕刻玲珑剔透。其余藻井,梁枋之间布满彩绘,有戏文、人物、花鸟、山水等各种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花戏楼外,这处景区还包括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等建筑。在大关帝庙山门前耸立着一对铁旗杆,旗杆高16余米,重两万四千斤,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杆上还悬挂有24只玲珑的铁风铃。由陕西药材帮捐资铸造于清道光元年(1821)。也是景区一景。(花戏楼介绍摘编自网络)(皖28,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