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是火柴暑期营的小组分享时刻。本来我还有点胆怯,众所周知我是一个非常低调、性格内敛的男老师。

大家可以从我的气质当中也能看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善言辞。于是我抛砖引玉,先拿自己开刀,从我自身教学困惑,给老师们介绍了如何我是如何走出来。

比如,面对首次代课受到校长严重质疑,他在教师大会上劈头盖脸把训斥了一顿,我们班应该是全校最乱的班级,自习课只要我不在随意乱跑,那时候我走了很多弯路,采用了很多在现在看来比较愚蠢的行为,导致学生逐渐开始怕我、躲着我,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教育生活。

我曾受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约稿,谈到了备课三要素: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逐渐成为不输于正式老师的上课水平,甚至我带的网络课程都成了学校每学期必会安排的观摩课。

说实话,我的学生很喜欢上公开课,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并不严肃,反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眼睛,我也会变成一名快乐“学生”,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兼任了很多不擅长的课程,同事的建议是副课不用怎么上,反正也不用考试,而在我看来学生对于学校的兴趣恰恰来源于这里,那些被我忽视的课程正是他们迸发兴趣的地方,我不想在自己的手上让孩子们变成迷茫的一代、功利的一代。

几年前在挂职副县长的推动下,全县可以试行互加教育,但后来因为主管领导的离任,很多乡村学校逐渐放弃了,因为这算教育教学的“无用功”。

但我觉得这是实现乡村学生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便慢慢摸索、小心探索,每次写文章都在半夜睡觉,每天睡觉也就四五个小时,我想让大家看见学生参与互加的故事。

有时不被同事理解,说“你只不过是一名临聘老师,那么拼命干什么”,连校长都觉得操作很麻烦,这对于一个几十年未曾使用电脑、生活安逸的老师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来自心灵与身体的双重挑战。

我全县是第一个把网络课程排进传统课表的, 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通过持续性的感受,得到了很多实实在在外在的收获。

再比如,课外分担工作的繁重与考验,我却依然能把做好。在我看来,没有人做的事才是出彩的好机会。

我整理过去冗余的档案,科学规划档案盒的设计,尽管这心血多半时间会被遗弃在角落,但很幸运我们学校被省级专家抽中,这对于校长来说当然是不幸的,教育部门多次提醒,学校也开了多次会议,但我不担心因为相信努力总会被看见,经过事后反馈我们在 全县“双高双普”省级初验是乡村学校中问题最少的。

我还负责少年宫、少年队,总之和学生有关的活动都有我参与的身影,这几年拍了几万张照片,写了很多夺人眼球的报道,这使我再一次被家长看见、被领导肯定、被学生喜欢。

并且在我负责的活动年年不相同,次次有新意,活动中那全身心的投入与欢笑是平时课堂中很难遇到的,也吸引学校领导闻声而至、尽情参与。

学校令校长和班主任头疼的老师喜欢我,性格孤僻、家境复杂的学生喜欢我,我们班甚至是为了“得到”我,明确告诉其他年级学生:这是我们老师!这是一种自豪,也是有点埋怨。甚至,她们有时还会把自己的姓偷偷改成我的姓,假装是我的孩子,希望这样获得我更多的偏爱。

航空模型,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是个非常遥远的、非常高端的课程,我便开始漫长的寻找之旅,如果互联网是汪洋大海,我就是那一叶扁舟,慢慢的我通过友成基金会接触到“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项目。

可能对于大多数这只不过是社团活动,而在我看来这正是乡村教育的共享机会。这两年我在做好学校课程的同时,积极对接周边学校,给他们带来不一样航空科普活动。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当我们在校内搞活动,其他学校也是校长带队带领学生参与,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也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借助互加教育、航模课程这样的特色,从班级出发,从身边出发,影响学校、带动周边。

我要努力成为一根火柴,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给予每一个乡村学生向上向前的希望与力量,同时也希望每一位遇到我的人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原本平静的生活格外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