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不只是活在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流行的励志名言是如此出名,以至于说完上一句话后,你会自动收到下一句话。只有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高晓松说的。出自其母亲张克群之口。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可见母亲的不凡。

1。寻找心中的爱

张克群出生于二战期间的德国。战争的恐怖和紧张,让原本平静祥和的小镇笼罩上了阴郁的气氛。枪声此起彼伏,人们躲进地窑里,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直到炮声停了,才有一些胆子大的人出来询问情况。

在连自己都无法保证的生活困境下,高晓松的祖父母被迫将母亲张克群寄养在一对德国夫妇家里。

好在养母的家庭背景还不错,张克群才能够健康稳定地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岁时,张克群被父母带回北京居住。他们的邻居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位是中国著名建筑师,一位是著名诗人、才女。不知怎的,老天爷做了最好的安排。另一方面,张克群与他的德国养母失去了联系。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确定自己高中时的生活应该走向什么方向,张克群也不例外。

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时候,张克群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俄语专业。然而,俄语已经成为她在学校愿意学习的东西。闲暇时,她更喜欢安静地去户外画画。

有一次,张克群坐在海边写生,恰巧遇见邻居梁思成夫妇散步。

梁思成看到张克群的画,非常欣赏她,认为她画功很好,并建议她从专业角度选择建筑学深造。

听了梁思成的建议后,张克群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远远大于外语。再加上梁思成在建筑领域的权威因素,张克群内心的喜爱进一步加强。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成为她的专业教授四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张克群家族是典型的书香世家。其父张伟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并创办深圳大学。他的母亲卢世佳是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父母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无法参与张克群的学习和生活,只能在背后默默陪伴和支持他。尽管张克群第一次没能进入高中,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批评或责骂。相反,张克群本人并不甘心,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如愿考上了高中。

在父母的影响下,张克群和弟弟从小就喜爱读书。他们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听着父亲从德国带回来的音乐唱片,一家人静静地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生活多么美好啊!

即使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张克群仍然保持着对建筑的热爱,并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复制到与孩子的关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晓松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提到从小开始的随机阅读让他的知识面拓宽了,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可见,真正好的教育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时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

大多数家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缺少孩子的陪伴,一味地对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却不断破坏规则,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断恶化,孩子的童年成长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不愉快的记忆。

除了带孩子们一起读书,张克群还经常带高晓松和妹妹去颐和园。在欣赏挂画的同时,他会给孩子们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意义,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国家、民族历史的敬畏感和责任感,这对高晓松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后来的文学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高晓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但张克群担心儿子觉得家里长辈都是清华大学教授,太骄傲,没有上进心,所以多次警告高晓松不要靠家族关系走后门,并且如果他不努力学习,就准备好出来受苦吧。

大学时,高晓松爱上了音乐,与几个朋友组建了乐队,并向母亲提出自己想辍学专心音乐。

大多数家长听到这句话,肯定会爆炸。但张克群却很开明,并没有直接反对高晓松,而是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他能用音乐养活自己,真正看看他心里是否真的喜欢它,并坚持一周,他就会支持他。

毫无悬念,高晓松失败了,但这却更加坚定了他做音乐的决心,他从清华大学退学,专心音乐。

高晓松终于在歌坛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张克群母亲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正如她所说,无论孩子是否成功,既然她一开始就选择不干涉,那么她就不在乎孩子的未来是否有前途。只要她真心喜欢,就没有不满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命中注定的缘分

除了高晓松之外,张克群还有一个女儿,名叫高小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管理学院。

1998年,高小江打算在德国的山顶举行婚礼,因为另一半是德国人。张克群来到德国后,想起了小时候精心照顾她的养母。他满怀希望地写了一封信和一张婚礼地图,寄到了他记忆中的地址。

婚礼当天,张克群和高晓松在山顶等候时,前面停了一辆奔驰,车上下来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正是张克群的养母!两人都很兴奋,尤其是老太太,抱着张克群,不停地喊着她的名字。

张克群用了半个世纪才与养母团聚,延续养育之爱。如今老太太已经去世,张克群仍然与她的家人保持着联系。养母的家人找到了张克群过去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照片,并发送给张克群。

张克群与丈夫离婚后,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业余时间环游世界。一个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退休后,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写作,写出了《东周列国是怎样一锅粥》《红墙黄瓦》《晨钟暮鼓》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