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任胜利

“把心和命都交给你,我很放心!”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斌经常听到患者这样说。杨斌以其专业精神、责任担当和仁心大爱,诠释了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终末期心衰这道世界性难题,他和团队成员始终站在前沿阵地,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从医20余年来,他的手术总时长超2万小时,让数千名终末期心衰患者实现了重获“心”生的梦想。

专业:“勇闯生命禁区,创造生命奇迹”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之源,心脏外科是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而心脏外科手术因耗时极长、精度极细、难度极高、风险极大,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在杨斌的带领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中心团队主攻心脏移植手术,于毫厘中求精准,在极限中求突破,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

杨斌说:“在薄如蝉翼的胸膜上动刀,要精巧稳准、毫厘不差。细微之间,常常险象环生;毫厘之处,事关危急存亡。”

5个月的乐乐所患的是心脏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严重心衰,心脏数次“停摆”,生命危在旦夕。

“还有救,做心脏移植吧!”杨斌虽不苟言语却自带温暖。

“把孩子的命交给你,我放心!”千里跋涉来郑的患者家属闻听后欣喜若狂,泪湿襟衫,杨斌的目光却依旧温和而坚定。

一个个“浅绿色”的身影屏息凝神,监测仪发出“嘀嘀”声响,在杨斌听来,这是医生与生死竞速的号角。

无影灯下,每一步都“惊心动魄”。精修、切除、植入、缝合……历时337分钟,乐乐的新心脏复跳,各项生命指征平稳,顺利撤掉体外循环机。河南省年龄最小的换心手术成功!

“做医生必须有情怀,能实实在在为病人解决难题。”从他手中救治的生命数以千计,从出生仅1天和3天的严重紫绀型先心病新生儿,到国内最高龄心脏移植患者。

每当亲眼看到患者从初见时的生不如死,到术后的笑靥如花,杨斌深刻感受到“重获心生”这句话的分量。

担当:“救病人的性命比自己的声誉更要紧”

“即使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也难以描绘出心脏结构的复杂程度。”心脏外科经常要面对一些非常危重的病例,即便医生技术高超、团队全力以赴,但依然存在风险。

“紫娃”奇奇的诞生,让一家人悲欣交集。因为缺氧严重,刚出生没多久的奇奇,就开始浑身发紫,嘴唇发黑。“重症先心病,俗称紫娃,孩子有可能保不住。”这对奇奇家人来说不啻是一个沉重打击。

奇奇的父母辗转打听到,郑州市七院能够治疗此病,急忙转院。杨斌接诊后,发现奇奇浑身青紫,甚至有些发黑。

“婴儿刚出生,对手术的耐受度要谨慎考量……”有人表示担忧。但面对患儿父母期盼的眼神,再看看尚在襁褓中的奇奇,杨斌下定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

很快,第一次手术成功完成,随后几年又连续进行了3次手术。如今,9岁的奇奇早已走进小学课堂。“看到孩子的笑脸,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杨斌说。

手术刀在纵横交错、险象环生的血管间游走,逢山开路,斩关夺隘。这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更需要医者的担当。

有人事后问杨斌,当时有没有想过,如果手术失败了,那可能要影响到你的声誉。“医生的声誉和病人的性命放在一起,你说哪个更要紧?”杨斌笑着抬高了嗓门。

从被多家大医院“宣判死刑”的“紫娃”奇奇、“紫面男孩”小魏等复杂重症先心病患儿,到中原地区首例人工心脏“火箭心”的置入手术,杨斌那双掰开死神的神奇之手,把一个个病人硬生生拽回人世间。

仁心:“高原的孩子们需要我”

“医者大爱,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医生治的是病,救的是人。”在杨斌心中,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同等重要。作为医生,既要有一把过硬的刀,也要有一颗悲悯的心。

2015年以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连续多年开展“天使之旅”贫困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

杨斌作为天使之旅的党员志愿者和医疗队队长,九年来,前往云南、贵州、青海、西藏、新疆等地,从云贵高原到祁连山脉,从雪域高原到天山脚下,走大漠闯火洲,三赴新疆,五进西藏,爱撒高原,筛查先心病患儿,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患儿带回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救治。

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那曲市、日喀则市和阿里地区,杨斌和同事们忍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适,边吸氧边为孩子们筛查。“没有别的办法,除了吸氧,就是硬扛。”

“高原的孩子们需要我,我只想走得再快一点,再远一点,这样就能筛查更多的患儿。”每到一地,杨斌和同事们就尽可能的给所有贫困儿童做筛查。有特殊原因不能到现场的,他们就携带设备入户筛查,一个都不能少!

“看到这些孩子不能和其他同龄人一起玩耍,我就很心疼。”杨斌和同事们踏遍中西部5省40多个县市,总行程5万多公里,免费筛查先心病患儿1.4万余人,对469名患儿实施全免费手术治疗,手术全部获得成功。

“当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坚守医者初心,以仁心仁术造福群众。”杨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