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评观察《车评社》

前言:“新能源车怎样才算安全?”这是用户一直关注的话题。有网友评论道:新能源汽车核心在于“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尤其是电池,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或者底盘刮碰挤压到电池后,极易造成车辆自燃。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电池安全不仅仅是必答题,更是硬指标。基于此,各大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上汽的 魔方 参数 图片 )电池、长安的大禹电池等,就在近日,东风风行旗下的 风行雷霆 也加入了动力电池行列,首次公开挑战-TOP Grade风行雷霆铠甲电池“驭电闯火路”安全测试,从低温试验、高压冲水、火烧试验以及续航等方面展现其技术的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车评社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最佳使用温度为25°C,电芯的适宜温度是0-40°C,若电池过高,可能会影响电池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行雷霆搭载的铠甲电池是从电芯、模组、整包、整车四个维度进行了加固了对铠甲电池的安全防护,在水下环境中,可抵御水对电芯的影响。其中电池采用的高稳定正极材料,热稳定性提高了30°C;模组通过平台化组设计,轻量化全铝框架,电芯间纳米隔热材料设计,阻隔热蔓延;整包通过IP68设计,水下1m,浸泡24小时不进水,通过高强度铝与高强度钢的结构,安全性极高;整车通过高强度防护车身框梁,满足整车托底、刮底,侧柱碰等,进一步保障了整车的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的TOP“驭电闯火路”安全测试中,风行雷霆为了测试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热能力,以4km/h的平均时速,在200米的“火路”中成功行驶140S,车辆底盘接触地面的温度高达900°C,最终风行雷霆并未出现热失控现象,车辆正常行驶。

高温会引发车辆自燃,低温不仅会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还会缩短电池寿命。

为了彰显风行雷霆进一步的电池安全实力,风行雷霆完成了低温与高压冲水双重测试。在低温试验中,将铠甲电池静置在零下40°C下8小时后,再转移到高压冲水实验室用80°C水温、8000-10000kpa的高压水枪对铠甲电池进行全方位持续喷射,结果显示铠甲电池没有出现渗水现象,电池包也无短路、无起火、无爆炸的情况,并将铠甲电池装回车辆后,车辆依然可以正常行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铠甲电池就成功挑战了TOP Safety的电池浸水试验,在测试过程中,铠甲电池被放置1m深的水中,经过24h的浸泡与夜间低温后,铠甲电池做到了不起火、电池无泄漏、外壳无破裂、不起火等,并依靠电池包作为放电设备,同时驱动电机运转与联通灯箱发光,完成测试。

而之所以铠甲电池的防水性如此强,是因为其防水能力达到了IP68J级别,在电池管理层面,针对整车的BMS的工作逻辑进行了优化,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系统可迅速做出感应,及时切断高压电,避免车辆自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高温实验证明了铠甲电池的安全性很可靠,那么续航能力又是如何的呢?

由于“铠甲电池”采用的是中镍正极材料,具备镍的热稳定性,整包最高容量为85.9kWh,能量密度为175Wh/kg,在模组层,铠甲电池熔点高达1200°C,可有效防热扩散,CLTC续航里程为630km。同时,风行雷霆还搭载了华为TMS2.0热泵管理系统,依靠热泵管理的高热效率,在冬季-18°C以下的极寒条件下,可将车辆续航提升15%以上。

车评观察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且不说要面对蔚小理等一众头部新势力,还有逐步转向到新能源赛道的传统、合资车企。那么,东风风行有何胜算?

从市场来看,当新势力在忙着给自己造势时,东风汽车则是以重砸1000亿在研发这条路上发展,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东风交出了国内第一个豪华电动越野技术解决方案——M-TECH猛士架构、多能源低碳模块化架构——DSMA节能架构、全区隔智能电动架构——东风量子架构等技术。同时,针对新能源转型中三电核心资源领域,东风形成了年产47万套电驱总成、30万套电控、30万套IGBT模块、10万套电池Pack、1000套燃料电池的生产能力,并开启了1258“e启”计划,以混动与纯电为发展方向,以DMSA架构、东风量子架构、SOA电子电气架构、马赫E动力与第三代马赫MHD混动架构为技术支持,实现3年至少推出8款车型,实现全品类、全尺寸产品的全覆盖。

所以,此次东风风行打出的这张“安全牌”,无疑为东风风神与风行雷霆在新能源市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