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很快,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增多,且种类日益复杂,农村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对此也越来越关注。本文就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危害、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什么是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又称固体废弃物,俗称垃圾,是指那些在生产、生活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丧失其使用价值,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⒈ 固体废物按其自称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⒉ 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

⒊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⒋ 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

⒌ 按生产场所的不同分为:

⑴ 生产过程固体废弃物:胶手套、胶盆、废内外包装、编织袋、网状绳等。

⑵ 生活垃圾:办公活动及清理卫生产生的垃圾、树枝落叶、食堂垃圾等。

⑶ 建筑垃圾:建筑产生的砖、瓦、沙、石、木板、设备零件及包装物等。

⒍ 固体废物还可分为:城市固体废物或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⑴ 城市固体废物或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片、粪便、废旧电器等;

⑵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⑶ 危险废物是由于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储存、运输、处置等它能引起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⒈ 随意抛洒、倾倒、丢弃的固体废弃物,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固体废弃物一旦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水中,将对水质产生恶劣的影响,对水生动植物和人类身体健康都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⒉ 如果贮存固体废弃物的场所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建设,贮存在其中的废物可能因温度等的影响挥发或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也会影响周边人群的身体健康。

四、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固体废弃物是农村的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污染源,一方面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另一方面通过污染的水源和空气,进一步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⒈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目前,农村主要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涵盖农业生活、生产、畜牧以及工业这四方面。

⑴ 农村生活垃圾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以及农业科技在农村的进一步推广,传统的农村生活结构被打破,农村的固体垃圾已经从传统的生活剩余物垃圾转向更多更复杂的污染源。

农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生活模式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向城市化转变。生活方式在不断城市化的同时生活垃圾也在城市化了,调查显示,农村居民每天生活垃圾量约为lkg/人,与城市居民的垃圾量越来越近。

垃圾被随意丢弃在房前屋后、农田、路边、水池边。而且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很多垃圾腐烂变质,臭气熏天,严重影响水体及土壤质量,最终危害村民健康。

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是农村形成旧习、陋习。这种习惯的形成原因有四:

一是农民环保意识较弱,生活污染物排放随意和无序;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除清洁工程试点村之外,几乎没有设立垃圾堆放点;

三是农村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取暖方式由过去的烧炕变成了电褥子,烧水做饭实现了电气化,这样使得农村一大部分可用资源变成了“废弃物”;

四是农村生活垃圾缺乏统一的行政管理。

由此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序随意堆放,把灌溉渠当成天然的垃圾场。一部分垃圾随水进入农田土壤,农田变成了一片狼籍的垃圾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⑵ 农业生产废物

农业生产垃圾主要有秸秆、残余农药、化肥等,尤其是后两者,如果使用不当,会直接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面源污染,由于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又缺乏相关的指导,往往对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这种污染在呈不断加剧的趋势。如农药瓶之类的垃圾,像农村的废旧电池一样,得不到回收,则加大了向农田的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废弃塑料,农业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这些被废弃物给农村的水源和土质都带了严重的后果。

① 废弃塑料

废弃塑料污染有两方面:

一是地膜残留的污染。1984年农用塑料薄膜技术推广应用,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尤其旱作农业新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使粮食产量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聚乙烯的农用地膜性能稳定,残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100年不腐烂。残留地膜过多时,种子出苗受阻,造成减产。

二是废弃塑料制品的污染。废弃的塑料制品名目繁多,如各种塑料包装盒、食品袋等。街道商铺和部分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废弃物直接投进了农灌区,造成灌渠的堵塞,河水的泛滥,公路的浸蚀,交通的受阻,造成农田土壤污染和农作物的危害。

② 农业秸秆

我国每年秸秆产生量约为6.5亿吨。由于缺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秸秆的经济实用技术,且产业化水平较低,利用水平不高,出路不畅,造成大量秸秆被随意焚烧或废弃。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4亿吨秸秆被露天焚烧。秸秆焚烧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和能源,而且严重污染会带来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⑶ 畜牧养殖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增大,这就导致禽畜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禽畜粪便的污染问题。全国禽畜粪便的COD总量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总和,但是禽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不足5%,受经济利益和技术普及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养殖场并未对禽畜废物进行合理处理而直接外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村中的禽畜散养产生的粪便更是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除少数用做沼气原料外,绝大多数畜禽粪便未做任何处理直接露天堆放,在雨水的冲刷下,有害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磷、氮含量超标,最终水体的富营养化。

⑷ 乡镇企业工业废弃物

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城乡之间的桥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再加上它们大部分都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而且当地政府由于受绩效考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进而造成很多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物得不到治理和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不足之处

虽然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环境的治理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环境治理较之城市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农村环境治理现状主要表现在立法上的不健全、有效的环境管理规制的欠缺、防治资金来源的不足以及农民素质较低等几个方面。

⑴ 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欠缺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点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足。城市的环境管理机构已有很多,城市环卫人员更是深入到每一个社区、每条街道,而县级环保机构的只能主要是针对县城环境的治理及该县所辖的各种企业,并未涉及到乡村。我国的环保机构大多延伸到县一级,乡镇级非常少。在现代社会,他们可以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制定法律和标准,并通过守法的监督和实施法律制裁来贯彻法律,手中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样就有利于保护那些企业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继续排污,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环境。

而对于农业生产垃圾来说,更是没有一个适当的机构和政策来加以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⑵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资金来源不足

在防治主体筹资方面,由于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而且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的财源连应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够,更难以投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

⑶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着政策倾斜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并且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多少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在农村却无类似的优惠政策。

⑷ 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从目前来看,很多农民在消费习惯上缺乏环保意识,生活垃圾随处乱扔,各种垃圾相互掺杂,这仅靠环境本身来“自净”这些垃圾是远远不够的。久而久之,农村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也是造成我国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的一个主观因素。环保的公益性质很强,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本位思想的影响,当然不会放弃个人某些利益去换取公共利益,更何况法律也未赋予其如环境权等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在防治过程中必须遵循该原则以保障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赢。

“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资源化”是指采用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资源。

“无害化”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最终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自然环境的目的。

⑴ 加强农村环境立法

一方面要加大立法保护,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国情需要建设一部专属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农村环境法》,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条件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提升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

与此同时,还要对在立法上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环境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即从法律上赋予乡镇级政府对本地区在环境管理上的监督管理权,以利于环保工作更加有效地深入到农村。

⑵ 延伸县级环保机构

在镇级政府设立环保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在所辖区域内进行环境执法和监督工作,积极参与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以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同时,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的录用管理,努力提高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⑶ 资源再利用

① 综合分级处理管理模式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管理三级化的固体垃圾处理模式:

第1级:建立严格的分类标准,根据现行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可回收废弃物和不可回收废弃物等两大类,分开收集、贮存并最后处理;

第2级: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针对不同类型废弃物,可以按照国际标准,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归类,可以集中回收并再次利用,走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3级: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处理,则可以采取集中回收,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集中掩埋的方式,减少处理成本。

② 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在农产品加工区,将有机的加工废物重新施入农田,提高土壤肥力。

在粮食主产区,可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采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秸秆氨化后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秸秆生物气化、秸秆发电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畜牧业产区,大力推进畜禽粪便还田,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充分利用畜禽粪便,也可以积极搞好沼气工程创新研究和建设,提高农村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减少农业污染,改善生活环境。

⑷ 全面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唤起全民的环保道德意识。可以乘节日科技下乡活动时,在社区、乡镇、农村各集贸市场张贴环保挂图,并在当地根据情况开办农业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班,用知识让广大农民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并养成“食品入口,包装入桶”的生活好习惯。

固体废物是相对于原物而言,其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目前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切实贯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项原则, 依据生态城市理念处理固体废物,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废弃物会循环再生,固废会被变废为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