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焚烧秸秆,农民伯伯们无师自通,学会了打游击。在禁烧秸秆的大环境下,河南息县、正阳县农民为了能更好地种好下一茬农作物,偷偷地在半夜焚烧秸秆,点起一把火就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网围观:真替农民兄弟们捏把汗,全县200多个监控全覆盖,哪里有火第一时间都能拍到,就这还冒险去焚烧,看来这把火是非烧不可啊!

5月30日,息县、正阳县两地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挥部都对夜间焚烧秸秆进行了回应。当地田间地头都设置有“蓝天卫士”监控系统200多处,全县覆盖,一旦出现火情会第一时间介入处置,管控效果好。市、县禁烧办均组织人员到场核查,在两县交界处确实发现农田有大面积起火现象。事实上秸秆禁烧在当地并未放开。

有网友将视频发到网上,可见农田有多处火点。视频发布者兴奋地欢呼:“烧麦草大开放啦,个个兴高气扬!感谢政府领导顺应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因为政策不允许焚烧,农民已经被田间地头的成群结队的害虫逼得“造反”了,不得不改变战术,改在夜间焚烧。他们渴望恢复秸秆禁烧的心情是何等的迫切。

但是,就在几天前,当地媒体还在平台发布了《正阳县永兴镇:秸秆禁烧宣传深入人心》的文章:“正阳县永兴镇采取多元化措施,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禁烧氛围,禁烧宣传深入人心。”

拍摄视频头网友的激动心情可以理解,也代替农民发出了呼吁:强硬教条的“禁烧”希望在大众的呼吁下开始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秸秆没有找到更加科学、实用、有效的办法之前,在污染、火灾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有计划、有管控的焚烧秸秆。就地焚烧秸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减少病虫灾害,可以提高地力……当然还需要做好预防火灾的准备工作。

当前,各地还在坚持秸秆还田这一对农民朋友,对农业耕作不友好的政策。理由是为了守护一片蓝天。实际上,为了禁烧秸秆,不仅仅是农民不欢迎,还耗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此前就有报道称,有农业大县为了防止农民焚烧秸秆,看守人员一个月的餐费就花了10万多。值得吗?数千年焚烧秸秆的老传统,该烧的的还是要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农业专家分析了秸秆还田给种粮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完稻麦后,在秸秆上留下数不清的虫卵,直接秸秆还田,虫卵便躲藏在地下,用农药也消杀不了。来年春耕,虫害成倍增加,农民不得不喷洒更多的农药,直接污染的就是粮食,毒害的是所有吃粮食的人。

有网友除了担心对大气的污染外,还担心大火蔓延,造成火灾。当地回应已经说清楚了,有监控系统对全县覆盖监控,一旦出现情况,都能及时应对。

焚烧秸秆的话题一直讨论不休。欧洲发达国家都能焚烧,我们也应该焚烧,真正的环境污染并不农村,有些专家以地球守护者的角色自居,却不知道给农民增添了多少麻烦,给国家增加了多少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城市的工业和交通污染,比起人类的战争轰炸,农村焚烧秸秆简直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