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100多起网约车因违法被处罚,全市网约车市场的行业运力与需求已接近饱和,第一季度共有1665辆网约车退出营运……今年以来,东莞网约车市场发生显著变化。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违法行为,7月26日下午,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全市2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高德打车、美团打车、腾讯出行等聚合平台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谈会现场。图片来源于东莞交通微信公号

两月172起违法行为被处罚,对聚合平台进行专门约谈

会上,部分无证车辆较多的网约车平台进行了检讨,对部分订单运价较低或抽成比例较高的平台进行了通报,并对“高德打车”进行了专门约谈。

7月25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在官网相继公布了2023年5月及6月的网约车违法案件信息公开一览表、东莞市交通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公开一览表,披露了网约车违法的突出问题。

其中,网约车司机的违法事实,主要集中在“提供服务的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被罚款200—3000员元不等;网约车平台的违法事实,主要集中在“提供服务的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被罚款3万元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南都记者从东莞市交通部门获悉,过去的5月,共有34起网约车平台及司机因违法被处罚;6月,则有138起网约车平台及司机因违法被处罚。

7月26日的约谈会强调,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和聚合平台公司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针对网约车司机反映较多的运价、派单规则和无证车辆问题,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共同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求清退无证车辆和人员严格执行“运价调整要求

当天的会议还提出,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要严格依法合规经营,清退所有的无证车辆和人员,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主管部门除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外,还列入对公司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与经营许可续期、业务办理工作相挂钩。

对于“运价调整要求”要严格执行,充分征求司机代表意见,征求行业协会意见,价格调整需提前7天进行公示,涉及司机抽成等规则调整需提前30天公示;针对司机群体反映的诉求,优化管理制度、价格机制和排序显示规则,加强沟通协商,落实降低过高抽成比例要求。

此外,会议还强调,各聚合平台公司要严格落实核验义务,积极、主动核查平台内的无证车辆和无证人员,对存在为不合规车辆和人员派单的平台公司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各平台公司表示,将认真落实本次约谈要求,立即组织排查整改,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全力保障乘客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安全稳定,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一季度,东莞网约车市场行业运力与需求已接近饱和

今年4月,东莞市2023年第一季度出租汽车市场运行指标监测信息出炉。市交通部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全市网约车市场的行业运力与需求已接近饱和,提醒广大市民请勿盲目进入该行业。

据了解,截至2023年4月,东莞已核发运输证的网约车辆有42558辆,比2022年底增加了2475辆,基本接近日常日均接单车辆数(40749辆),2023年第一季度考取网约车从业资格的人数比2022年底增加了2974人。

由于车辆数增加,虽然全市网约车日均订单数比2022年底有所增加,但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只有9.07单,比2022年底下降了19.45%,单车日均收入只有260.83元,比2022年底下降了3.2%;而网约车单车日均运营里程增加了3.23%,达125.24公里,日均在线时长增加了1.45%,达8.39小时。

第一季度,网约车日均接单少于10单的车辆比例逐月增多,单车日均接单少于10单的车辆占比高达77.33%。

同时,也不少此前已进入行业的网约车驾驶员因收入不符合预期,而选择主动退出网约车行业。第一季度,东莞市共有1665辆网约车退出营运,其中个人车辆454辆。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已在局官网、网约车申办平台、从业资格证申办窗口等平台以及企业租车、个人注册等各环节,公布了全市出租汽车市场运行情况和风险提示,并提醒广大市民,目前全市行业运力与需求已接近饱和,进入行业前,请详细了解行业行情,多方比较和打听,审慎做好投资和从业分析,理性选择从业方向,避免因不了解行业情况而蒙受损失。

接下来,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优化网约车办证流程,压实网约车平台公司责任,督促公司强化司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加强对网约车公司租车行为的监管,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完善行业公约,强化行业约束和自律。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来源:东莞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