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的客户端,长期有“加入滴滴网约车”的司机招募页面。

许多想要租车跑滴滴的网约车司机,都会点击这个报名页面,选择“租车/购车加入”后等待官方工作人员与自己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租车信息填写在官方渠道,对接的是官方销售人员,租车定金和合同也是在官方平台完成的。

但是,针对租车产生的纠纷,官方的回复却是“平台是信息提供方,合同纠纷‘与我无关’”。

这样的信息偏差,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很多冲着滴滴官方平台租车的网约车司机而言,还是或多或少有些难以接受。

01

曾在广州租车跑网约车的岳师傅,就有这样一段在官方平台租车,结果却被车辆租赁公司霸王扣款的经历。

2021年1月,岳师傅经滴滴公司业务员介绍在广州滴滴小桔平台租车。租车期间,车辆租赁公司多次收取拖车费、违章押金;租约期满后,车辆租赁公司发来扣除押金9197元的扣费通知。

面对车辆租赁公司的霸王扣款,以及多次在滴滴平台反馈无明确结果的事实,岳师傅一纸诉状,将车辆租赁过程中涉及到的公司全都告上了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审理认定,合同约定的租金扣款和押金均由车辆租赁公司通过滴滴平台收取,相关费用也由该公司承担。

最终,法院判定车辆租赁公司退还岳师傅6490元押金,并承担案件受理费776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判决认为,滴滴小桔公司为双方提供租赁信息的平台,并非合同的主体,原告诉请小桔公司承责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案件判决已经过了一年多,但是岳师傅仍想把案件结果公开出来,避免更多的网约车司机在平台租车时被误导。

岳师傅提醒,在官方平台租车的时候,车辆的押金和租金是直接给到了第三方租赁公司的,租车后涉及到的各种纠纷,要及时收集证据、资料,必要时用法律手段来挽回自己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小桔有车是滴滴旗下的汽车租赁服务平台,通过网约车商城聚合滴滴司机,然后将司机数据对接给网约车车辆租赁商家,来收取服务费和交易手续费。

简单来说,小桔有车的业务是依托滴滴的“对公司机”发展来的,在具体的车辆租赁业务中,小桔有车扮演的是信息提供方,而非租赁合同参与人。

滴滴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通过小桔平台在租的网约车辆数量从9万+增长至了50万+。

截至2023年7月30日,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中输入“小桔有车”,显示的投诉信息共计543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月1日以来的投诉信息,以“不退押金”“无法注销账号”“霸王扣费”三类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投诉信息的描述,可以看出很多投诉人在涉及“押金”“扣款”的纠纷中,认为应该是由滴滴主导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而不只是通过客服将情况“反馈”给租赁公司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对很多新手网约车司机而言,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通过电话、微信与官方平台的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后,便可直接前往线下公司提车。

这样快速的租车方式,其实存在着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隐患。

司机在官方平台支付租车的钱款后,滴滴小桔有车在扣除服务费和交易手续费后,直接就将费用划给了车辆租赁商家。

后续,司机涉及到需要退款退费的,就需要不断和这些商家扯皮。

这个过程中,滴滴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客服人员答复司机的“正在反馈”。

但,网约车司机需要的不是“反馈”,而是问题的解决和钱款的阳光化;需要的不是租个车步步是“坑”,而是平台做好行业引领帮助司机“避坑”和“填坑”。

少点敷衍,多担责任!官方品牌的信任背书,不带怎么糟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