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桂(安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砚边偶拾》之四: “雪泥鸿爪” 与“鸿爪雪泥”

鸿君,淮南人氏,有花鸟画大家衔。实则,但凡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均有佳构,而尤其擅长“清供”、精于写意墨荷,誉满江淮,显赫画坛。鸿君献身水墨丹青孜孜矻矻几十年,笔耕不辍,由业余而专业,由地方而省画院,作品参加各类社会文化活动和展览无数,亦获得各种奖项无数,并荣膺名至实归学术成就荣誉称号多种。当此以行将古稀之年、告别省画院,载誉返乡之际,鸿君假省城某展舘,举办了一场大型个人作品回顾展,名之曰“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成语也。雪泥,融化雪水的泥土。鸿爪,鸿雁指爪。原意指鸿雁在雪地上面留下的爪印。比喻往昔遗留的痕迹。其典故出自宋苏轼《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鸿君之所以将个人作品回顾展览命名“雪泥鸿爪”,我揣想,其灵感当来自其姓名中一个“鸿”字。所想表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不计得失,看淡名利,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不矜不伐,谦虚谨慎的学术态度;和一种笑傲红尘,顺其自然,“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洒脱的人生哲思——岁月易老,人生苦短。或为生计,或为事业;或为畅怀,或为文心,如长空飞鸿,东来西行,来去匆匆。但于画坛,此生来过、做过、努力奋斗过——这满堂的画作,无论怎样,都是我几十年努力的印记,即如飞鸿掠影,雪泥鸿爪,稍纵即逝,吾亦翩然来兮终无悔,飘然去矣而意足!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何等地达观潇洒啊!

如我揣想不谬,鸿君用此“雪泥鸿爪”成语,与举办回顾展本义及其本人为人处世风格是十分贴切的。实乃用心良苦,意味无穷,十分精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我迈进展厅,看到设计精美展标上的题名书法时,我却一下子恍惚起来:怎么了?“雪泥鸿爪”怎么成了“鸿爪雪泥”了?细看署名,可不得了,竟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某画院的老院长先生!题名书法如何?人家是大画家、是名人,或可忽略不计。只是这“鸿爪雪泥”真真切切语序颠倒了呀!不错,这么些年来,“颠倒国”里颠倒的事太多、太多,但是,怎么着也不该、不能颠倒到人皆应心怀敬畏之心对待、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古汉语头上啊!

确实,当今社会上,为了商业广告宣传需要,望文生义,随心所欲,胡接乱搭,篡改、滥用成语的现象比比皆是,泛滥成灾,对中国文字和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贻害无穷。而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对各种无序的社会现象治理越来越严,条条框框越来越多,但对这种中国文字遭受的空前灾难,却似乎无有管束。悲哉!

成语,就其来源的广泛而深邃、文字的凝练而精彩、内含的丰富而深刻,以及阅读的朗朗上口等特征而言,是中国汉语独有的文字现象;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正因为如此,成语是不可随意改动的。具体讲,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文字结构的固化性。成语是固定的语素组合体,相传已久,已经约定俗成。二是,含义的完整性。每一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由现成固化的词语完整表达的,词与词序一旦分割、变动,就会直接影响成语真正含义。三是,来源与形成的丰富性。成语的一个很大特点,即是大部分都来自经典文献、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或民间口语,早已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因此,对成语任何一点改动,都会造歧义,或表意不清,以致形成大量的“假冒伪劣”的成语,给中华文化精华的成语掺了沙子,使汉语言文字出现混乱,失却典雅。

有鉴于此,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维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书画家们,理应敬畏文字,谨慎落墨,万不可让我们笔下残破的、生造的文字流传社会,误导下一代!万不可让呐喊一辈子,已去天国的鲁迅先生再回来,激愤地再呼喊:“救救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在展厅,虽然因为老院长先生或许什么误会造成题名的失误伤了点眼睛,但是,我还是在偌大的展厅转了一圈又一圈,累的腰酸腿痛。我为鸿君回顾展中题材的多样性;“清供图”、写意墨荷的创新性,以及其他画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笔墨语言所深深的震撼!在赏心悦目中,享受了一场精神大餐!

夕阳西下。展厅渐渐暗淡下来了。当我恋恋不舍要离开展厅时,我再次回望了展厅琳琅满目的展品和那展标上的“鸿爪雪泥”四个字时,我多少还是感到些许的佛头遗失的遗憾。晚间,习惯性地坐进书房,由此遗憾,联想到当前书坛、画坛,乃至文化界种种奇怪乱象,竟吟成一首俚语小诗来。敝帚自珍,不忍弃之纸篓,且作本文附件录后,以供读者诸君一笑耳!诗曰:

鸿爪无奈印雪泥,大师赠墨堪称奇。

海市一方百花园,云端半悬马户蹄。

幼鸟鸦雀争高技,春蛙秋蝉霸教席。

前呼后拥赶场子,沐猴而冠扯虎皮。

(草于2023年8月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李佳桂,男,1951年生人,号“榆木”,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在某央企从事管理工作至退休,有多部企业管理论文、著述出版发行。业余创作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散见于报刊、文集。

编辑:李家文/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