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探访人间烟火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美食中的“滋味”有更地道的中国。

文|黎河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鼎盛时期由于海上商贸的频繁往来,不同民族、文化和饮食习惯的人在此经商、生活,这里的“滋味”也别具特色。从这里出发,跨国“食客团”们还将继续前往顺德、岳阳、扬州、威海、昆明等地,探访深入熙攘街巷和寻常生活,以真实视角对话美食背后的人物与故事,连接起普通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湖南卫视和芒果TV共同制作的沉浸式美食轻推理真人秀《中国有滋味》于今日(8月4日)播出。立足于国际化视角,美食“味道”所承载的人情味和血脉情在不经意间自然流淌,故事的肌理也变得丰满而有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推理中跨文化实践,

12座城市勾勒美食文化版图

究竟那一家是导演组设计的店铺呢?

“其实我现在吃这么饱,没办法思考哪一家店是真的。”从面线糊店到惠安女餐厅,再到古董餐厅,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铺陈开的都是当地人热气腾腾的生活,这也让食客团们“迷失”其中,更加疑惑。

独具特色的“找出节目组设计的店铺”环节,嘉宾们需要根据店铺环境、美食味道、店员分享等线索展开趣味推理。这种游戏化设计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通过轻推理氛围的营造让观众更细致、深度地了解中国美食文化背后的传承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进一步,《中国有滋味》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跟随跨国“食客团”的脚步,12座城市每站都有特色美食和独特故事。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城市,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多元、包容的中国美食版图。在跨文化交流的视野下,节目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巧妙结合,让节目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形式。

在第一期节目中,食客团们品尝了包括炝海鲜、面线糊、姜母鸭、润饼菜等地道泉州美食,走进番仔楼了解泉州历史,感悟泉州惠安女文化的渊源与传承。

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独特的闽南地方风味。但再往前追溯,移种的春小麦做成细面线,配上手打鱼丸的汤为底,再加上蟹肉、虾皮、虾糠零碎、鱼肉、鱼皮和干贝等,也是当年南下八闽的中原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这一刻,美食是共通的媒介,身为武汉人的吴倩想到了家乡的特色小吃糊汤粉,“它就是用鱼肉和鱼骨一直熬,一定要加油条,一定要多胡椒”;芝芙也表示,“越南有一个和它有点像的螃蟹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美食不只是拼凑起来的味道,它带给人的不仅是身体感官层面的味觉体验,还有心理层面的生命体验,乃至文化层面的记忆传承。透过嘉宾们的视角,观众不仅可以品尝到食物本身,更多通过《中国有滋味》感受到美食背后的跨文化实践内涵。当他们沉浸在美食中无法自拔时,陈嘉桦感慨道,“吃东西不止是我们的身体被疗愈,连心理也被疗愈”;而在听说了店铺附近美术学校的故事后,食客团们也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对于艺术和人生的看法,刘逸云表示,“还是需要了解努力是什么意思,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很认真的过程”……

烟火气故事和传统文化,

才是美食背后的真“滋味”

“欢迎来到我们淑芬大排档。”

随着一名穿着传统服饰的女子走进这家海边餐厅,跨国食客团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了,陈嘉桦迫不及待地问到,“你是淑芬本人吗?”老板钟鸣解释道,“淑芬其实是惠安女中常见的名字,我们是用惠安女的形象来创建的一家餐厅。我们这边的阿姨都是当地地道的惠安女,她们平常的交流都是以闽南话为主。”

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同时利用美食的载体和沉浸式的交流体验,能够很巧妙地让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群轻松接受,开拓文化传承和民族共鸣实现的新想象空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设定,在《中国有滋味》里,食客团们便不得不“手舞足蹈”地开始点菜,虾、蟹和海蜇等海鲜的形象通过她们的身体语言再度表现,观众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闽南当地特有的地理人文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惠安女不会说普通话,却把她们招揽进来?作为新一代惠安女的钟鸣提到,“我们有会说普通话的人,但会说闽南话,跟客人对接起来反倒更可贵,能更好地传递当地文化。而且想要年轻的一个视角,跟大家表达传统惠安女的一些人文故事。”

《中国有滋味》对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让观众不仅品尝到美食的美味,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在未来,从传统手工艺到音乐舞蹈,从民间传说到戏曲表演等,节目也将挖掘丰富的非遗元素融入到美食探寻之旅当中,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传承意义。龚琳娜说,“文化的传承会让你想起你的家人。从食物、戏曲、民歌和文化等,我们要一点一点地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着重关注那些坚守无名奋斗者。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为人们烹饪有滋味的食物、热爱生活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着现实与希望。《中国有滋味》以敬意的凝望关照到美食探寻过程中的每一个面孔,群像式展现中国各地人民勤劳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坚韧向上的鲜明底色,让中外观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这些发生在中国土地上具有烟火气的故事,不仅令跨国“食客团”们目不暇接,也让更多观众耳目一新。嘉宾们的推理、访谈和情感交流等,使节目充满了人情味。他们不仅仅是品尝美食的食客,更是文化传播者和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在鲜为人知的烟火故事中,观众在感受美食的魅力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美食相通到文化互鉴,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有新尝试

世遗城市、海丝起点,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太好吃了,你知道我都吃起鸡皮疙瘩了~”在古董餐厅,食客团们拿一张饼皮铺开,放上喜欢的材料,从海蛎、胡萝卜、高丽菜、嫩豆干等主料到芫荽、花生仁、浒苔、豌豆等辅料,把它们卷起来后,一手抓一手捧,一口便是整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材万千,百味荟萃,脚下是离不开的土地,手中是富饶丰盛的海洋馈赠,象征着包容和多元的润饼菜彻底激发了大家的味蕾,泉州人巧用山海食材“酿制”人间烟火的故事也被看见,道道美味在岁月更迭中历久弥新,成为大众的朴实日常。

《中国有滋味》从全球更多元的视角出发,运用更年轻生动的综艺叙事,充分考虑不同文化主体的用户需求展现中国的美食。节目同时也将东方的审美与其融合在一起,进而造就既有国际化的外观样貌,也同时拥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从美食相通到文化互鉴,这档节目不仅在记录,也在成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了解、互相沟通的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代代惠安女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了女性为家庭的付出。激发了食客团中女性对于家庭关系的思考;为什么食客可以触碰这么多收藏的文物?蓝净认为“保护老物件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生活”也让更多人对于文物的态度的发生了改变;节目邀请到的国家二级演员林丽雅为大家带来的高甲戏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面线糊寄托的当地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也温暖真诚。据了解,节目设计的店铺后续也将用于宣传当地文化展示,屏幕内外联动,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也将留存,成为更多游客实地探访可感可触的重要媒介。泉州地方文旅也特授予《中国有滋味》节目“世遗古城文旅推荐官”称号,肯定节目深耕用心与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中国有滋味》为代表,我们能看到湖南卫视和芒果TV作为国内头部的新型主流媒体,在节目类型创新和文化传播开拓上不仅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而且保持着持续的创新力。在世界与中国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突破记录美食、观察世界的传统眼光,也要改变对外传播的传统思维;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用与世界接轨的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